书城科普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10736300000050

第50章 《中国丛报》所见的前山水道和马骝洲水道问题

从香山县城经石岐河转入磨刀门水道,东南行出西江海口以后,欲东至澳门,实际上尚有两途,一是走前山水道,一是走马骝洲水道。

明代从磨刀门东至澳门,大致是以走前山水道为常,但清代的情况似颇有不同。前引《中国丛报》第17卷第8期(1848年8月)载赫德所著《沿“百老汇河”从广州至澳门的一次旅行——丝绸之乡顺德见闻》就说赫德走的是马骝洲水道。《中国丛报》第5卷第8期(1836年12月)中也谈及了马骝洲水道对出入澳门的重要性。另据清祝淮《新修香山县志》:“由县港面南,历第一角、海深湾(属仁良都)、磨刀营,共五十里。又南过秋风角、南埜角、蠔镜澳,共七十里,折北二十里至前山寨,此海程之南路也。若由县港东濠越大洲、二洲、三洲(属得能都)、东洲门,南折涌口门(属四大都)、金星门,共九十八里;又南六十二里为濠镜澳,此海程之东路也。而波涛浩渺,不如南路为较近。”清田明曜《重修香山县志》也有相同的记载。可知入清以后,广州至澳门的内河水路的南段,实际上主要走的是海路,即走马骝洲水道,基本上舍去了前山水道这条内河路线。另外,屈大均也说“蠔镜澳在虎跳门外,去香山东南百二十里”,里程与所谓“海程之南路”相合,则可见从香山县港取得此水路以至澳门,是入清以来广州府人的共识。

但是情况在同治以后似乎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据民国厉式金修《香山县志续编》:“由石岐水南经第一角海深湾海,分为东南、西南二支,东南支南行,由磨刀门过南野角、秋风角至澳门,共七十里,折北二十五,至前山寨。县南行航路至恭镇合胜围,为十顷围截断。同治庚午,都司杨云骧通之,由峡口涌至合胜围口涌,长四百二十丈,阔十八丈二尺。渡船来澳者,由灯笼山转入出峡口涌,经沙尾北山沙尾入澳门,可免飓风盗贼之患,且较大海为近,人便之。”其中所说的合胜围当即今中山市南境坦洲镇南的合胜(又有)一带,灯笼山当在坦洲镇西南境、磨刀门水道东岸之灯笼一带,峡口涌似即灯笼东南大涌口水闸北之河涌,沙尾似即坦洲镇南境、前山水道北岸的沙心、沙角一带。如上述地名推定没有大误,那就说明,由明入清以后,之所以由香山至澳门的水路,在磨刀门水道出口处以东不走前山水道,大致是由于香山县南境沙田围垦加剧,从而导致磨刀门水道与前山水道之间连通的水路被围田所阻断。但是在同治九年(1870),经过都司杨云骧的疏通,前山水道又再次成为由磨刀门东至澳门的一条通途。不过,光绪五年(1879)《重修香山县志》中提到,在磨刀炮台附近,“即见宽河分为两支:东支绕及香山县城,并可达广州省垣;西支可通西江。又南野角东面亦有河口,惟小船可通过澳门”。另外,在成于光绪十三年(1887)以后、由清代兵部七品京官程鹏所绘的《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之《广州口图下》中,马鞍山、对岸山之北,笼灯内之东通往澳门的水道上也有“小船水道通澳门”之文字注记,这说明在杨云骧的疏通之后,前山水道的通航条件仍然十分有限,只可通小船,与经由马骝洲(《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之《广州口图下》作“马留洲”)的水道是无法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