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文献资料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清代广东地区的凉亭与凉亭施茶风尚研究
修建凉亭和凉亭施茶是清代广东地区颇为流行的、具有一定民间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性质的优良风尚。受区域气候环境、地貌特征、交通条件以及经济水平、文化氛围等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制约,这一风尚在清代广东地区的流行具有地域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风尚的形成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值得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往学术界对这一特殊风尚较少关注,本章拟依据有关碑刻文献记载,对相关问题略作探讨,以期有助于更为全面地了解清代广东地区社会风尚的多样性与特殊性特征及其形成的自然生态原因与人文社会原因。
(一)明清时期凉亭的兴盛
所谓凉亭,是修建于某些交通(主要是陆路)要道上(有些依托寺观庙宇)供行人、商客临时停憩的小型亭子,有些有施茶行为的凉亭也往往被称作茶亭。具有公益慈善事业性质的施茶凉亭(茶亭)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分布几遍全国,特别是在江南、华南、西南、华东十分普遍。这些茶亭或有独立建筑,或与神庙、风雨桥相结合,为方便行人,一般均建在道路的分岔口、路坳间、桥头、山凹、小溪、神庙内、水井边,大多离人口集中居住区较远,目的是为旅途的行人提供一处小憩消劳、喝茶解渴的场所。茶亭门楣多题有亭名,亭门两边往往嵌刻有文人墨客撰写的门联,表达了行人喝茶纳凉、苦乐交融的茶文化内涵。明清时期,江南、华南诸地的凉亭以茶亭居多也最有代表性,但也不乏因条件所限而不施茶的凉亭,不可一概而论。
在交通要道上设亭以便利行人的这类善举,清代在华南的许多省份都是相当流行的。如福建地区有之,一般称为路亭,施茶的路亭则多称为茶亭,属于民办社会事业内容之一。清代广东地区的凉亭似更为普遍,但在当时无论施茶与否,往往多称作凉亭,以强调其避暑纳凉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施茶的凉亭(尤其是晚清所建的)是以茶亭相称;另外还有些寺观庙宇或义民所修建的亭子,虽无凉亭之名而行凉亭之实,我们将其视为清代广东地区凉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并进行研究。
(二)清代广东地区凉亭的地理分布特点
碑刻文献资料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明清两代广东境内凉亭数目可能较大,因资料所限,其总的数目一时难以统计清楚。目前明清凉亭有相关碑刻传世者并不是太多,且主要是清代碑刻。据笔者粗略统计,现存涉及清代广东地区凉亭的碑刻主要有13通,从相关碑刻文献记载来看,涉及凉亭共有10所,分别是韶州府乳源县梯云岭祠亭、韶州府乳源县猴子岭石亭、韶州府乐昌县步坳头凉亭、韶州府乐昌县将军山凉亭、韶州府英德县苦竹迳三爰亭、广州府清远县藏霞洞凉亭、广州府花县兰泮茶亭、广州府新安县凤凰岩古庙凉亭、惠州府海丰县羊踶岭庵亭和羊踶岭关凉亭,涉及3府7县。以府而言,则韶州最多,共有5所,占了当时广东凉亭的大半。另外,广州府有3所,惠州府有2所,其他地区尚未见有修建凉亭的碑刻资料。虽然由于占有资料的局限,这10所可能只是当时岭南境内所设凉亭的一小部分,但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凉亭地理分布的大致特点。在这10所凉亭中,除了广州府花县兰泮茶亭和新安县凤凰岩古庙凉亭以外,其他8所凉亭均建于南岭山地,其中又有7所凉亭处在陆路交通要道上,而广州府清远县藏霞洞凉亭则处在水路交通线要道的附近。另外,在这10所凉亭中,有4所,即梯云岭祠亭、凤凰岩古庙凉亭、藏霞洞凉亭和羊踶岭庵亭,是依托寺观庙宇而建,反映出宗教人士在凉亭修建与经营中的特殊作用。
广东地区具有社会公益慈善性质的凉亭之普遍修建大概始于清初,惠州府海丰县羊踶岭庵亭可能是一座兴建时间较早的凉亭。据康熙十年(1671)海丰知县范逢春所撰《重修羊踶岭庵祠记》:
舆记氏以岭称粤厥名有五。溯其起止,庾岭揭岭尽之矣。古循丰邑为广潮冲道,有岭曰杨桃,今呼为羊踶。凿于汉,塞于孙吴,通于晋明之六年,及唐、宋、元,递通递塞,或大道踞为坚窟,则行人别由南山小漠以去,既艰涉且多虞矣。明景泰间,砌驿路,建亭础。万历间,丰令陈汝凤葺之,而郭子章为之记焉。顶有佛亭,岁圮莫修。庚戌冬,藩司粮宪台徐公被命往潮,陟兹峻峦,悯行役,捐金修葺,面谕春董完其事。中建庵三楹,供观音大士,前覆小亭,设僧施茶,旁构祠,祀关夫子,置戍丁数人,以卫不然。复于磴级植树,俾息肩喘。
可见海丰县西南境赤石的羊踶岭自汉代以来即为广州与潮州间陆路交通的冲要之处,屡通屡塞。明景泰年间官修驿路时曾在岭顶建有亭础以便行人,万历年间重葺,但已演变为一座佛亭。清庚戌年即康熙九年(1670),藩司粮宪台徐公(仁养)又捐金修葺,由时任海丰县知县范逢春董完其事,不仅扩建了佛庵,而且“前覆小亭,设僧施茶”,“复于磴级植树,俾息肩喘”,使其成为一座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多功能的庵亭。另据乾隆六年(1741)海丰知县李光华所撰的《移建羊踶岭庵记》,因羊踶岭庵所在地“四顾皆山,峻峰叠峙,又当惠潮孔道,势居险隘”,乾隆五年(1740)“遂行建筑关城,择地移庵,得岭西卷蓬吉地一所,离旧址五里许”,“筑庵两进,供□神位如前,仍于山坡结小亭,设茶汤,俾行人小憩,渴饮清凉”。由于新建的庵亭仍在交通要道上,所以历久不衰,长时期发挥着供行人和香客临时停憩的作用。
道光二十六年(1846)惠州府碣石军民府岳至瀛、惠州府海丰县正堂朱庆堂、嘉庆州兴宁县教谕林楷、教授儒林郎候选州同知林格又共同捐银在羊踶“岭关上设茶”,“另雇挑水采草之人经理”,“领备茶水,以供行人”。这项举动似与羊踶岭庵毫无关系,表明是另开辟了一个施茶场所。向来往行人施茶,必建凉亭之类的设施,其建亭的地点当在乾隆五年(1740)所建羊踶岭关城的附近,这里正是关城建成以前羊踶岭庵亭向行人施茶的地点。关城与移建的羊踶岭庵只有五里许,已有羊踶岭庵亭向行人施茶,而道光二十六年(1846)又在岭关设施茶凉亭,固然与羊踶岭道的交通繁忙有关,但也反映出本地各方人士对施茶这类义行的重视。
与海丰县境的羊踶岭庵亭、岭关凉亭一样,韶州府乳源县梯云岭祠亭、韶州府乳源县猴子岭石亭、韶州府乐昌县步坳头凉亭、韶州府乐昌县将军山凉亭和韶州府英德县苦竹迳三爰亭的修建也均与其居岭南地区陆路交通冲要之地有关。
韶州府乳源县治西北的梯云岭,“乃乳邑扼要之区”,“其势巉岩峻险,上出云霄”,因“拾级而登如蹑梯然”而得名。唐时韩愈官游岭南,曾道经此地。清康熙年间,“邑侯裘公,嘉此地之灵秀,寻名贤之芳迹,曾建祠于梯云岭巅”,并建有凉亭供行人停憩。但因当时仅用散石修路,质量不佳,“殊令往过来续,举步维艰”,所以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秋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夏,邑人又集资重修石梯路,并整修祠亭附近之芦竹桥以便交通。自此,梯云岭路“千层万级,焕然改观;往来行人,忘其崎岖,乐其垣易,无忧梭足而踯躅焉!”
乳源县梯云岭“又西四十里许而至通济桥村,其前望壁直上崎岖最难行者,则俗所呼猴子岭也。是岭也,上通三楚,下达百粤必由之路。离大桥民居相距十里,行者常苦其险且竣,既无从别门平坦之途,而又无茂林修竹稍资蔽。盖此岭居万仞山巅,风雪□天,于兹为甚”。有鉴于此,县贡生罗正璠于乾隆十八年(1753)“慨然捐百余金,请匠建石亭于岭巅之坪,以停行者,得为憩息,名曰心韩亭”。亭名为“心韩”,可能是景仰唐时韩愈之善行而取名,但显然是一所标准的凉亭。
乐昌县将军山下(在今乐昌市东南境长来区和村一带),当时也是一条相当重要的陆路交通线的必经之地,“厥有往来,通衢中建凉亭,控东南而控西北”,因而“熙熙攘攘,不知凡几”。此亭为一施茶凉亭。今乐昌市东南境,乐城镇与长来区之间京广铁路沿线上有茶亭脚之地名,疑与此凉亭有关。
乐昌县步坳头(在今乐昌市西境云岩区出水岩乡)凉亭,“近东先路”,也有交通上的优势,其亭“肇基于昔,功未告成”,所以在乾隆十八年(1753)又由乡贤倡议集资建成。
英德县苦竹迳(在今佛冈县汤塘区与黄花区交界),“扼佛冈之南,绕汤塘之北,村民取道,继踵弗绝,度广、韶二州,多取道道焉。惟山盘洞伏,窅窕□□,行者至此,每有风雨暑喝[渴]之虞”。冯子英、冯如兰捐金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冬修建三爰亭,“盖取爰居爰处爰得我所之意耳”,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春修成。
广州府清远县(今清远市清城区)藏霞洞凉亭的情况可能略显特别。清远县藏霞洞为清代岭南地区一座著名的道观,地处清远东北的禺峡地区。咸丰年间,湖北祖师陈复始入粤阐道,度化清远宿儒林法善,兴建藏霞洞,至同治九年(1870)竣工。禺峡为过大庾岭,越韶州、英德,取道北江水路及沿江陆路南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必经之地。藏霞洞即位于禺峡之西北侧山地之中,“本洞年例,世界功德自夏冬两季道场,以及中元胜会,施幽超度,普救众生。其陆幽设于本观之东隙地,而水幽则前傍涧流,临江而祭”,但因为“山坡仄狭,溪路相通流,杂沓往来,难昭诚敬”,所以在光绪十年(1884),“爰集众议,辟一畦之地,作半山之亭,以奠众魂消浩劫”。但大概因为藏霞洞是新修之道观,又地处半山之上,交通不便,加之规模较小,知名度不及近邻之飞来寺,为了吸引游人、香客,甚至于还需要借助佛祖的声名,所以本洞主要的活动是“夏冬两季道场,以及中元胜会”,平时登临半山凉亭游人、香客也不会很多。
新安县(今深圳市)福永凤凰岩古庙是一座观音庙,始建于元初应麟公,历经明季蔡若虚展拓田园,清乾隆、嘉庆年间叠次扩建,规模宏大,景致优美。左侧有望云楼、鸡心岩、石乳湖,右侧有莺哥石、净瓶石、石地塘,后侧有飞云顶,前有松琴迳,“八景森列,天造地设”,因而“祈祷者拜谒如云”,“游观者往来若织”。同治十一年(1872)再次整修,“增建凉亭二座,园内加起女□三间”,于同治十三年(1874)告成,设施完备,服务周全,更加吸引游人和香客。
明末清初是民间慈善事业兴起的时期,近年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研究者多认为这与地方士绅的倡导、城镇经济的繁荣、善书的广泛流通有关。凉亭的修建,与修路、造桥、义渡、放粮、施粥、施药、施衣、施棺等慈善救济事业一样,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不过,房屋建筑形式总是与区域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的。我国华南地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冬有奇寒”,由于近海多雨,春、夏两季湿度较大,所以华南地区的房屋必须做到通风、避雨、防潮、隔热。古越人的“干栏”(又称“麻栏”)、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镇的传统民居竹筒屋、广州的西关大屋与“骑楼”建筑、潮汕农村的“四点金”和“下山虎”民居、海南黎族的船形屋等,可以说都是华南地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城乡居民因地制宜的居室建筑。对于慈善救济事业,要求在有限的成本投入的条件下,立竿见影,方便易行。凉亭这类建筑,没用屋墙,四面通风,不仅节约建筑用材,而且可以抵挡风雨侵袭、躲避阳光灼晒,所以明清时期才会在华南诸地受到民间慈善家的重视。
不过,从前面论述可知,作为公益慈善事业活动的一种类型,清代广东地区的凉亭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分布范围较广,但大多数凉亭分布在粤北、粤东山地,凉亭的具体选址也多位于南岭山区陆路交通线上的冲要之地即岭道之上,这说明凉亭的修建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活动,其兴起虽然有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环境)、经济与社会方面的诸多原因,但其具体的分布则往往受到地形地貌、交通环境条件的制约,是多种自然与人文社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