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070

第70章 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小玲是初三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校模拟考试中,拿了事先准备好的答案抄袭,当场被发现。为严肃校纪,学校给予纪律处分。小玲一下子觉得自己完了,毕业无望,无脸见人。此后的几个月再也提不起精神复习迎考。

小斌也是一名初中生,平时表现和成绩都不错。父母的突然离婚,使他的精神一下子遭受严重打击。他无法接受这一现实,离家出走。

一个9岁的男孩,平时在家里很得宠,在学校是个中队长。有一天,他向哥哥要糖吃,哥哥说糖是留给爸爸的,没有给他吃。这孩子一气之下竟用红领巾上吊自杀,幸好及早被父母发现才没酿成惨剧。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孩子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现在的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总是过分周到地为孩子着想,他们包办了生活中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竭尽全力呵护着孩子。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草,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而是失去信心,不能面对,产生否定自我、否定他人,甚至否定社会的消极情绪。

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的滋味,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一个孩子,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幸福。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和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培养承受苦难和不屈服于挫折的能力,对今天的孩子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呢?

第一,家长要为孩子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创造条件。许多事情孩子是有能力独立处理的。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们不再一味依赖家长,他们更多地希望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凭自己的力量办事。父母应让孩子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孩子学会自理自立积极创造条件,适时适度地把一些问题交给孩子处理,放手让孩子做事。孩子的独立能力增强了,那么承受挫折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第二,要培养孩子乐观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生活中有顺境也有逆境,要教会孩子以平常的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或竞赛中一时的得失,以“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豁达态度去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的暂时失意,做到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只要有了乐观的态度,就会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教育孩子在挫折、困难、失败和逆境面前,有勇气去面对,去接受,并努力去克服它们。在艰苦的环境中,要能吃苦耐劳。对环境中不良因素的诱惑,要有克制力和约束力。例如练长跑,尤其是在数九寒冬,要教育孩子贵在坚持;又如孩子到了初中阶段,家长可试着解除对孩子看电视的严格限制或禁令,让孩子自我控制。只要家长时时注意引导和培养,那么孩子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将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第三,注意引导,及时勉励,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孩子在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应是“引导者”。教给孩子生活的常识及做人的道理,就是交给了孩子“钥匙”,让孩子用它去开启生活的大门,辨别生活中的是非,认识生活的真谛。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激励,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帮助他们正视现实,勇于进取。当然,这些都必须有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做烘托,这样将使孩子茁壮成长,从而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