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069

第69章 学习动机的诱发

如何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这是教师和家长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我们应该从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坚强意志,养成良好性格这几方面努力。这里主要谈谈诱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机,是推动学习的主观动力。在非智力诸因素中,学习动机因素是个核心因素。

孩子们是抱着各种各样的动机进入学校的。这些动机的性质与水平对学习成败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索里说过:“一次有高度动机的复习可能相当于十次消极的重复,不具学习意图的数千次重复不能形成熟练。”孩子的学习动机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且包含着他们今后的生活方向、思想、理想和信念。调查证明,学习动机与思想品德的形成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首先必须加强其品德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除了认识学习对个人对家庭的价值外,更要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同国家现代化事业和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同对社会的责任联系起来,促使孩子形成长远的间接动机,增强其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有些父母为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用买高档玩具、新潮衣服、文具,或到外地旅游为诱饵,投孩子所好,用以刺激孩子的学习动机。这不仅是目光短浅而且是危险的做法。为了眼前的一己之利努力学习,成功率会有多大呢?也许会起点刺激作用,但也是短暂而不持久的。短期的目标一旦满足,孩子那绷紧的心弦便会放松,以后若要令其再绷紧,“诱饵”必须不断加码。试想,这种为眼前的短暂利益而学习的热情能维持多久?这是不言自明的。这会导致孩子培养起凡事为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不利于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联系。学习动机的强弱与学习效果的高低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但动机强而效果不高,或动机弱而效果不低的情况也是有的。因为决定效果的因素,除了动机以外还有学业基础、智力与技能水平、家庭环境影响等。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学习效果反过来可以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产生良性循环;不良的学习效果可能削弱学习动机,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可能产生恶性循环。帮助孩子排除恶性循环,实现良性循环,是教师与家长的责任所在。现在,有些学校实施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差异教育等,都是为了让学生乐学爱学,从中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启发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起点奋发努力,不断进取,一步一个台阶,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家长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运用激励、兴趣迁移的方法,诱发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为此而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