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103

第103章 卫生习惯的培养

在近年的学校卫生评审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个人卫生状况已大有改观,这与我们在近10年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少年儿童犹如一株幼苗,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茁壮成长。他们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大脑机能的可塑性很大,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儿童正在长身体时期,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如果平时没有养成好的卫生习惯,那么很容易就会染上疾病,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学习。

哪些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一是勤洗手、常剪指甲。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两只手。少年儿童特别爱动,常常用手接触各种各样的物品,两只手会沾染很多细菌而传播各种疾病,如沙眼、结膜炎、皮肤癣以及各种寄生虫病等。有人做过试验,人手上的细菌和微生物大约有90%藏在指甲里。可见,饭前便后洗手和经常剪指甲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是常洗头洗脚。人的皮肤容易黏附尘埃和细菌,如果不洗掉,时间久了,头皮会发痒,也有臭味,甚至会产生皮肤感染性疾病。所以,要让孩子养成常洗头发、常洗脚的卫生习惯。

三是养成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刷牙、漱口是目前预防龋齿、保护牙齿的重要措施。因为,每天吃了东西以后,牙缝里会留有食物残渣,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变酸,腐蚀牙齿,产生口臭和龋齿病。因此,每天都要养成刷牙漱口的习惯,保持口腔卫生。

四是遵守卫生制度,不随地吐痰和乱抛果皮纸屑,爱护生活环境。大家都知道,卫生干净的环境对保障我们的健康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痰是人呼吸道的产物,带有大量的细菌和病菌,如果吐在地上干燥后会随空气和尘埃飞扬,传播疾病。乱抛果皮纸屑虽然不直接传播疾病,但它污染了环境,变成苍蝇、老鼠等害虫的滋生地,也会间接传播疾病。

总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保护环境卫生,促进健康,保证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