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102

第102章 防止早恋

青年对未来的充满理想,在这种对未来憧憬中,自然也就包括了对两性生活的想象。有人做过调查,80%以上的初中生和50%以上的高中生,对两性恋爱还觉得是个谜,往往只是有一些糊涂的念头一闪而过,主要的精力仍放在学习上。极少数的初中生和20%—30%的高中生已懂得如何谈情说爱,但由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正确教育和要求,他们还不敢把这种念头见诸行动。有10%的高中生和极个别的初中生则会从“向往”到“行动”。由于所受环境影响不同,由于性别和年龄的不同,差异是比较大的。中学阶段的孩子在“爱情”上的行动主要有这么一些做法:

一是出自好奇或对爱情的向往,采取幼稚的、神秘的行动,如写“情书”、“送纸条”,或送物品等。对于这种情况,大人往往不容易觉察,一旦觉察了,又往往用“高压”的手段来处理,结果也往往把那未必是真的“爱情”压得更实在了,压得更深入了。所以,对于这种情况,不宜明挑,一挑明工作就不好做了。而应采取引导的方法,从侧面把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和健康的活动上来。

二是正常的初恋,甚至过早确定恋爱关系。说它“正常”,是因为从生理的成熟程度、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婚姻意识看,十七八岁发生爱情意识并不是非分的。但是,从当代社会的要求看,从青年学生的学习任务来看,在这一年龄阶段谈情说爱显然是不合适的。学业需要以主要的精力去完成,社会心理成熟也还需要一段过程。这些都决定中学生还不能谈恋爱。所以,如果发现了这种现象,只要把道理跟孩子说清楚,一般都是能“恍然醒悟”的。

三是受了社会上不健康的性刺激,缺乏自身的品德修养,出现不道德的性关系。这种情况近年有增加的趋势。这也是特别需要引起警觉的方面。主要是尽量避免给此期的孩子以不良的性刺激,并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做到防患于未然。

青年初期,性意识刚刚萌发,好奇心盛,模仿力强而识别能力较差。所以有的心理学家又把此期称为“狗崽恋”时期。这也是性罪错较容易发生的时期。所以,家长应配合学校,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孩子不健康的性心理发展要区别程度,分别对待,教育引导他们把精力放在求知识、学本领上,并让他们懂得两性问题上应有的道德。对于早恋的孩子,也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解决,而只能因势利导,真正从思想上做好转变工作,提高他们的认识,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