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100

第100章 孩子为何出现学习困难(儿童学习困难)

近年来,儿童学习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外有关资料报道,约20%的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发生学习困难,国内的统计数为10%—20%。根据上海少儿心理发展中心的资料报道,在他们接受咨询的儿童中,因为学习困难要求咨询的就占了62.8%,排在各类原因的第一位。可见儿童学习困难是最常遇到的问题。

学习困难是指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学龄期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发生障碍,表现为学业成绩明显落后。这类儿童一般无智力缺陷,也即智商(IQ)在正常以上,也有的在临界附近。有的书籍将“学习困难”称为“学习无能”、“学习障碍”或“降低成本技能发育障碍”等,这是因为目前对这一概念各家意见尚不一致,所以,所使用的名称和定义不尽相同。

学习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导致学习困难出现的原因也很多。可能受影响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环境因素。国内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对学业成绩有明显影响。这些家庭环境因素包括父母的文化水平、父母职业文化层次,而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则不明显,这是与国外不同之处。在家庭环境的心理学特征方面,家庭不和睦、矛盾冲突多、对文化知识和个人成就不重视、对儿童教养态度不一致,或娇纵溺爱,或过于严厉、苛责,容易导致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差,继而导致学习困难的发生。

第二,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受环境因素影响,常常是导致学习困难的直接原因。国内的研究发现,儿童学习困难的首要原因是各种精神卫生问题(占87.8%)。学业成绩是儿童心理活动功能水平的反映。与心理因素有关的主要有四个方面:①情绪与行为问题。国内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儿童普遍存在较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其中以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最常见。此外,不同性别的儿童有不同特征。男性以攻击、破坏、违纪等外向性行为问题较突出,女性则以焦虑、抑郁、退缩等内向性行为问题较明显。有学者发现,这些行为问题对学业失败的影响比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影响更大。②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各种精神障碍不同程度地损害心理功能,导致学习困难。其中最常见的是行为障碍。行为障碍中对学习技能影响最大的依次是注意缺陷、品行障碍和适应障碍。此外,某些躯体疾病,特别是住院治疗的儿童,常有学习技能的部分丧失或退化。③学习动机问题。家庭环境不良,父母对孩子学习不重视或期望过高,以及孩子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均可损害儿童的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技能的发展和潜能发挥。④学习方法与认知策略问题。学习要依靠多个感觉运动通道的协同活动。某些儿童长期依靠视觉学习,缺乏朗读,或识记方式机械、简单,缺乏丰富的联想,或偏科学习,或只注重理论性学习而忽视实践性的学习,也会影响学习技能的掌握和发展,从而出现学习困难。

第三,素质因素。素质缺陷常是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不良气质、智力结构和神经心理功能的缺陷及某些脑器质性因素等。这些因素主要与学习技能发育障碍(表现在阅读、拼音、计算和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有关。

最后,当然要谈到如何防止儿童学习困难的发生,如已发生的话,又应如何克服?如上所述,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因素很多,要做好预防或矫治,需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笔者谨提供几点意见供参考。

首先,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所谓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而且是心理上的。对孩子的学习,既要严格要求,给予适度的压力,但又要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逐步确立学习的动机。

当孩子的学习成绩出现问题时,不应责骂和惩罚,或者埋怨学校和老师,而是应与老师和孩子本人共同寻找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一旦发现孩子有不利于学习的心理因素,应及时给予诱导排除,如果这些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应正视现实,及早找心理医生咨询和治疗。

在治疗方法上,可采用综合性治疗法,包括设立特殊学校进行每周半天的特殊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技能上的教育和训练),结合对家长的集体咨询,开展家庭治疗与适合的心理治疗,少数有需要的还应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比单纯药物治疗或单纯心理治疗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