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哈佛东方新秀
10726800000017

第17章 海雯在七年级时,上社会学课

3、海雯在七年级时,上社会学课,老师要求她们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调查报告,要她与同学合作完成

海雯在上七年级时,一度总与一位叫文迪的美国学生风风火火,忙里忙外的。我问她们在捣什么鬼,海雯说她们在上社会学课,老师要求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调查报告,要她与同学合作完成。课后她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图书馆查找相关历史资料,也借了几部关于二战的DVD,又通过各种关系采访二战老兵,拍了许多录像。但当她们完成报告时,受访的九十几岁老兵已去世了,她们又去悼唁,回来还流了眼泪,感受很深的。

通过完成这样一份报告,她们对二战这一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用不着叫她们去背记有关历史史实了,她们对二战各个战役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人物都会说得头头是道。同时也提升了小孩对历史的兴趣,每次去旅游时也总喜欢去看看相关的纪念馆。

我觉得美国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研究性学习,要花的时间可多可少,全由学生自己掌握。而国内的学校,老师把所有的时间都给学生做了“合理”安排,学生别无选择。

在美国上中学后,各科不时都会有课题(Project)研究,通常两三个学生一组,合作完成。这与国内有所不同的是,国内学生较多的是按题作答,寻求已知的标准答案。而美国学校更多一些研究内容,老师也乐于看到学生自己的见解和研究结果。

从中学开始做课题,美国老师就逐步训练学生学会查资料、做研究、写论文,与大学教授、研究生的研究方法接轨。以海雯世界历史课程所做的选题为例,在老师授课的同时,给出几十道参考选题,例如:

德国展开化学武器战争——1915

列宁领导的苏联十月革命——1917

股市大崩溃——1929

DNA被发现——1944

中国成为共产国家——1949

朝鲜战争——1950

避孕药诞生——1960

越南战争结束——1975

……

学生则是自由组合,两三个人一组挑选一个课题,两个月完成。

首先要完成资料收集工作,要求有8种以上的资料来源,百科全书不算,互联网只能是大学或学术研究机构的网站,并且最多不能超过整体资料来源的一半。填写参考资料卡:书籍要求有书名、作者、出版商、出版时间、地点;期刊杂志则要求有杂志名称、期号、出版日期、引用文章的作者、文章所在页数等等;报纸文章则只能引用州级以上报纸上的文章,商业广告和小报文章不可引用等等,有很多限制。目的就是训练学生做研究时,资料要有比较可靠的来源,而不是小道消息,或是一些人的胡说八道。

接着要填写研究卡:阅读文章的笔记摘要、图片、文件、数据、表格、示意图等资讯,要求70到90个的相关资讯。

还要准备一块硬纸板,设计好标题,展示所选题目的简要说明和最重要的7到10个事件及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人物等。把收集到的相关图片、数据等有关资料加上自己的文字说明都贴在上面。像做展览一样,到时候拿到学校展示。现在也可以用笔记本电脑,接上投影仪展示。

再完成一篇论文,陈述研究心得以及对历史的评价等等。到时候每人还要上台作5-15分钟发言。

2005年,我们参加《新世界时报》的新年聚会,同桌吃饭的一位在美国国防部工作的生化博士,她常年被派到美国以外工作,没有时间照顾读高中的儿子,平时只有通过电子邮件与老师联系,了解儿子学习情况。当她圣诞节回美国时,看了她儿子的生物化学研究报告,她都不敢相信她高中的儿子能写出这样有分量的论文。

美国教学方法从高中开始就已经与大学接轨,查资料、写论文已是家常便饭。我不太清楚今天国内大学的教学情况。过去,只有大学毕业才做一次毕业设计,完成一篇论文,平时就是读书、做作业、考试。所以,很多中国高材生留学美国时,考试不怕,但面对每个星期都要完成的论文就束手无策了。

海雯在美国接受教育,我想也许充满了强烈的竞争欲。然而,学校却采用协作式学习,从她的学习情况以及参加许许多多的活动看来,海雯却充满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她总是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好像竞争意识比较淡薄,一切都随意而为,没有怎么去刻意追求,因此,她有极好的人缘,也总能成功。

美国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充满了残酷地竞争,教育也渗透着强烈的竞争意识。然而,学校的考试成绩从不公开,平时班上也没有什么排名。只有学期结束时,有时才会收到校长的祝贺信,信中会说你女儿陈海雯是整个年级学生中仅有的9名全A生之类的表扬话等。

在美国,竞争意识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可以说是美国的一大文化特色。但是,美国目前在中、小学教育的所有课程中普遍采用各种协作学习的方式,如双人式学习,3个人组成小组,小队式学习。

独立式学习(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成绩优异与否对其他学生没有影响)和相互竞争式学习(学生为得到最高分而彼此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追求完美的精神。但是,我们生存的社会越来越注重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协作式学习让孩子们体会到互相帮助是大有裨益的。加州海沃德学校辅导员乔尔·索恩里说:“假如说这许多年来,我们一直失败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让孩子安静地坐在桌边,而不让他们合作做一件事。”

今天国内的教育过多地强调相互竞争式学习,考试排名次,学校讲等级。我认为学生时代过分地强调竞争并不是好事,有可能培养学生自私和没有团队精神等不良习惯。你想,全班只有一个第一名,其积极的一面是所有学生都发奋努力去争夺第一名。但我同时也听到这样的事情,班上某同学会解答某道难题,便不愿告诉其他同学,相互保密,因为要争第一,而第一只有一个。

如果我能把知道的告诉你,你也把你知道的告诉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是更好吗?水涨船高的道理,我想学生们也不是不知道。

竞争式学习更恶劣的情况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把第一名拉下来,我不想去讨论这种事情。

学生时期主要目的是能多掌握一些知识,多几套思路,我想没有太多的什么科研秘密或是什么知识产权可言。大家的水平都提高了,才有领先可言。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谁想把自己的小孩培养成一砖一瓦?所有的目光都凝聚在那皇冠上的明珠,这样现实吗?最后只能拿一颗玻璃球回家孤芳自赏罢了。

今天不论是做学术还是办企业,竞争、合作、团队精神都是很重要的,不是吗?团结才有力量。今天已不是居里夫人的时代,靠一两个人在实验室里就能创造出诺贝尔奖。需要学术的领头人,也需要团队,需要合作,需要奉献。

其实,如果大家都能成为金砖玉瓦,不是一样很美,一样有价值吗?我们国内许多科研单位的课题组,没有成果大家相处和睦,如果出一点成果就因名利分配问题明争暗斗,在还没到达光辉顶点之前,早已分道扬镳了。

美国安然(Enron)能源公司,曾经是世界500强排名第七,让世人赫然的能源巨人,几乎在一瞬间就倒塌了,它溅起的碎片能使美国的政治领袖和经济巨头们不得不抱头躲避。

这家总部设在休斯敦的世界能源巨头,曾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典范,做着实业的生意,有良好的创新机制。可它到底还是一个泡沫,股价在一年内从85美元跌至不到1美元,投资者的损失超过百亿美元。公司两万多名员工中,很多人连他们的退休金都保不住。可是,公司总裁在四年中的股票红利超过两亿美元。这不能不让人对安然公司每年公布的账目和财务报告产生怀疑,最后公司只能宣告破产。

人们在总结安然破产的原因时,其中的一点就是安然公司在内部过分强调竞争。安然的总裁杰弗里·斯基林(Jeff Skilling)是一位所谓很有迫力的领导者,曾经在哈佛大学取得MBA学位。他认为安然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许多人才都想挤进安然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活力,有竞争力,他是赏罚分明,层层实行末位淘汰制。

可结果如何呢?员工之间各自为阵,没有团队精神,出了问题,没有人愿意去帮助别人。因为你帮助了别人,可能意味着自己要下岗,还不如看着别人下岗。管理层也是一样,为了突出业绩拿奖金,层层虚报。等到公司总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早已是病入膏盲,无可救药。

我们许多中国家长要求小孩科科考100分,门门拿第一。这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说没本事,但只会自我清高。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可三个中国人却成了一条虫。不讲合作,不讲知识互补,一个人再有本事,也难成大业。

一个人再有本事,也只能孤军作战,自我清高,很难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只有能融入社会,在因队中显现出领导才华才是美国社会所推崇的。

美国教育注重的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但是不要求在所有人当中你一定要最好。教育首先是培养有素质的公民,而不是会考试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