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山
历史不忍细看。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光洁圆润全然不见,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于是,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更何况,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因此,读史时,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从大处着墨,当然可以一言蔽之;为尊者讳,当然可以忽略不提。比如世传的诸多民族英雄们,历史记载的自然是他们精忠报国的正气歌。但对于他们性格的弱点乃至身上的瑕疵则一概抹去,把他们变成一个个完人。这不是历史的真实,却符合民众的感情以及时政的需要。
何妨细看一下,透过发黄的卷宗触摸一次历史曾经跳动的脉搏呢?
以明朝为例,在明代被杀的边关守将中,袁崇焕的死大约是最冤屈的。他没有兵败失地之过,却生生被诬陷为叛敌,是引清兵破边墙进犯京都的罪魁祸首。这位因守宁远城两败清军而名声大噪的功臣死得很惨。他被绑到西市,没有一刀引快,而是由刽子手从他身上一寸寸割下肉来,每割下一块,老百姓便争着用钱向刽子手购买,并当场生生吞下,以视对其引狼入室的仇恨。最后,骨肉俱尽,只剩下一颗头颅,被送往边关传视。凌迟之刑本来就够痛苦了,然而袁崇焕却眼睁睁地看着他冒着枪林弹雨拼死保护的京师百姓这样残忍地对待他,这样的痛苦,才是最最不能忍受的。
袁崇焕当然不该死,袁崇焕本来也不会死。虽说他是因为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被崇祯杀害,但细细检点,这个结果与袁崇焕的为人性格不无关系。
宁远城位于山海关和锦州之间,锦宁二地处于联结关内外交通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先后调往该地区作战的有五十多名战将,其中不乏兵部尚书、大学士、总督等头衔的高级官员。而战功最显赫的当属袁崇焕。袁崇焕守宁远,两次击退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清军的进攻,是立了大功的。努尔哈赤本人就是在宁远城下中炮受了重伤,以致不治身亡。有了这些资本,袁崇焕开始骄傲起来,目空一切,并且在崇祯皇帝和朝臣面前发表不切实际的言论,从而种下败亡的祸根。
崇祯元年七月,当清军大举进攻锦州时,皇帝召集众朝臣开会。皇帝忧心忡忡地问袁崇焕东方战事何时能了,袁崇焕居然十分轻率地回答:五年为期吧。没有一位朝臣相信袁崇焕的大话,但皇帝却大加赞赏。会后,深谙崇祯性格的兵部官员许誉卿郑重告诫袁崇焕,而袁崇焕依然漫不经心地说,我只是为了安慰皇上罢了。为了这句不负责任的大话,袁祟焕最终付出的何止是血的代价。
更有甚者,袁崇焕接着在朝堂上作出近乎跋扈的举动,逼着各部大臣在皇帝面前逐一表态,不仅要保障袁崇焕大军的物资供应,而且在用人调兵上一任所为,不得掣肘。这也就是他提出的要皇帝让他便宜行事,并且不许朝臣干预乃至议论。朝中许多大臣对袁崇焕借皇帝重用之机,要挟需索,得寸进尺,最后竟想钳制言官的所作所为大为不满。
果然,袁崇焕到前线不久,即以对宁远军队的粮草供应不足为由,下令逮捕巡抚毕自肃,当着将士的面侮辱他,毕自肃因害怕而自杀。逼死一位正二品的朝廷高官,只因为有皇帝撑腰,朝中大臣连一口大气也不敢出。
袁崇焕上任后,战事并未像他预言的那样顺利。他便想通过和议暂时中止清军凌厉的攻势。还在熹宗时袁崇焕便曾当过和谈代表,但他却忘了当今天子是一位刚愎自用而又敏感多疑的君主。和谈这样事关国体的行为可不属于边关大将“便宜行事”的范围。而这期间,又发生了他擅杀皮岛守将毛文龙的事件。皮岛位于鸭绿江口的海上,是明军从海上夹击清军的一个重要作战基地。皮岛的明军部队曾多次从侧翼对清军进行打击,毛文龙因此也成为清军的心腹大患。但毛文龙系无赖出身,桀骜不驯,又利用皮岛的独特地理位置从事商贩营利,骄纵不法。袁崇焕于是乘上岛视察之机,以尚方宝剑当场将毛文龙诛杀。杀毛文龙固然是便宜行事,但事关前敌大将,而且,毛率领的皮岛部队又是牵制清军的一支重要力量。皮岛动荡,清军大喜过望。再说,以毛文龙之罪,实在够不上砍头。崇祯皇帝看袁崇焕如此行事,心里不免害怕。而朝中大臣则议论纷纷。袁崇焕任性使气,殊不知已把自己一步步推向败亡的深渊。
皇太极正是利用了这一事件而施展反间计。一方面将袁崇焕议和之事大加渲染,广为扩散,并把杀毛文龙称为袁向清讨好的举措;另一方面,亲率大军绕道喜峰口,攻破边墙,直逼北京城下。致使京师上下震动,纷纷传说袁崇焕通敌。这时,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再也沉不住气了,下令将袁崇焕逮捕,并立即绑往西市斩首。此时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袁崇焕说话。一代名将袁崇焕便这样成了一场特大冤案的受害者。
袁崇焕没有在强敌面前打过败仗,但他却败在自己狂傲不羁的性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