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10720000000047

第47章 萧绎夺位

发起江南浩劫的魔鬼死掉了,肉体和灵魂都死掉了。建康城的噩梦过去了吗?新的太阳升起的时候人们发现荆州军比叛军更加凶暴,荆州军洗劫一切,剥光所有人的衣服,从石头城到东府城人们赤身裸体号啕痛哭。夜晚,皇宫火焰冲天,东晋南朝历代皇帝办公的太极殿、东西堂一片废墟。

陈霸先仰望皇宫上空的烟火,流露出奇怪的表情。凭他的经历自然知道这不是意外失火,将士们故意纵火企图掩盖他们强盗般的罪行。官军纵火焚烧自家皇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萧梁王朝的国运难以长久。王僧辩,其实你并不可怕。

巨大的胜利面前谁都会忘乎所以。投靠侯景的赵伯超等一班先朝旧臣垂头丧气来到梁军大帐二次投降,王僧辩成就感油然而生,高高俯视赵伯超,语气中略带轻蔑:“赵公,你受国家大恩却甘心作贼,今天怎么办?”

当年赵伯超身为一镇诸侯,朝野瞩目,风光无限,王僧辩不过荆州一个小小参谋,三年前各地诸侯会盟共讨侯景,赵伯超威风八面,甚至拔刀恐吓皇孙萧确叫嚣“刀不识君。”而今阶下之囚。王僧辩将灰头土脸的赵伯超发往江陵交萧绎处置,对文武官员道:“朝廷昔日只认得赵伯超,岂认识王僧辩?国家有难,我挺身而出,匡复社稷,人的荣华富贵岂是长久不变的。”

马屁精们一听这话开始奉承,盛赞王僧辩的巍巍功德。好在王僧辩记忆深处保留着独眼龙的那几乎致命的一剑,马上意识到说错话,急忙打圆场:“重整河山靠圣上威德,诸位将领用命,老夫也就滥竽充数做个头领,有什么功劳!”

话虽如此,王僧辩的兴奋可想而知,尤其看到从前不拿正眼瞧他的那些门阀望族像狗一样恭恭敬敬迎接他的模样。这些自以为是的蠢货已经让侯景用鞭子调教出来,只需在他们伤口上轻轻洒上一点点盐即可。王僧辩客客气气对江左第一望族琅琊王氏的传人王克说道:“甚苦,事夷狄之君。”(辛苦啦,大汉奸。)见王克不回话,王僧辩又道:“玉玺何在?”王克沉默良久答道:“赵平原拿去了。”王僧辩嘿嘿一笑:“王氏百世卿族,一朝而坠。”

琅琊王氏,中国门阀第一望族,自王导起历经东晋南朝久盛不衰,王家子弟或领一世之风尚,或执一朝之牛耳,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三百余年。结束了,王克,一切都结束了,到你为止。

王僧辩幸灾乐祸,因为他的王和琅琊王氏的王不沾边,和高门望族更不沾边。王僧辩祖上是鲜卑人,复姓乌丸,我们玩三国志游戏里面有个乌丸大王,那就是王僧辩的祖先。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江左衣冠风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侯景踢开门,王僧辩吐口唾液,于谨踩上一脚,陈霸先直接合上大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没有长盛不衰的家族,如同没有十全十美的文章。

荆州军的暴行固然与王僧辩北人的出身和偏软的作风有关,也是独眼龙故意放纵结下的恶果。王僧辩从江陵出发前曾经请示过主子:“平定叛乱收复国都之后如果发现以前的皇帝还活着怎么办?” 独眼龙交待了一句残忍的话:“六门之内,自极兵威。”

南京城内随便抢、随便杀。这句最高指示不仅王僧辩听到,将领们也听到。为什么随便杀?因为只死皇帝一个人交待不过去。此地无银三百两。造成南京城的混乱,皇帝死于兵荒马乱也就不奇怪。为了一个人牵连满城的人,萧绎眼独心毒。

王僧辩立刻明白萧绎的心思,明确回答道:“平叛,我义不容辞,做成济做过的事,另请高明。”成济做过什么想必大家一清二楚,因为读历史的人必读三国。谁不知晓成济替司马昭背黑锅杀死当时的魏帝曹髦。专制时代,皇帝再怎么说也是天的儿子,皇帝的名义非寻常人敢轻犯,弑君之罪,天下第一大罪。

王僧辩用不着靠杀皇帝谋取富贵。他不干不代表别人不干。在他人眼里,这是一件美差,因为梁朝皇帝早已退位。即使不退位,成济大有人在,比如朱买臣。

此朱买臣非覆水难收之朱买臣,乃独眼龙手下一将,肩负一项秘密使命。梁军收复建康,朱买臣既不抢钱财也不抓奴隶,静静呆在小船里喝酒等人,等那个被侯景废掉的皇帝萧栋。萧栋能来么?当然能来。因为人是活的,小船就是活的。

朱买臣立身船头面露和蔼的微笑朝迎面走来的人招手。来人正是萧栋和两个弟弟。萧栋从菜地被叛军抬去做过渡皇帝,下岗后一直生活在暗室里。三人趁乱从密室逃出,两个弟弟仰望湛蓝的天空和自由的飞鸟喜极而泣:“总算躲过横死的灾祸啦!” 萧栋态度消极悲观:“未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变化难知,我有种莫名其妙的恐惧。”两个弟弟不了解萧栋,不了解一位做过皇帝这个特殊职业人的微妙心态。

小船,温酒,佳肴。三个人饿坏了,狼吞虎咽。朱买臣始终面露微笑一旁作陪。数杯酒下肚,三人重新焕发精神。两位弟弟微笑对哥哥萧栋说道:“乱世过去了,我们会珍惜未来的生活。”萧栋突然发现朱买臣不见了。

朱买臣在,只不过身处岸上,依然笑容可掬地注视着水面的小船。船身慢慢下沉,三个身影无助彷徨。小船沉了,看不到船顶。朱买臣转身离去。他要回江陵,向主子述职。

又解决掉一个。萧绎独眼眨都未眨,相比淮海长鲸侯景,萧栋只是一只小虾米。这个世界还剩两个敌人,短尾巴狐狸萧詧鼠目寸光,八弟萧纪却文武全才,独眼龙心中有底,陆法和大居士的水军和侯景得力干将任约、谢答仁的陆军足以抵挡萧纪。

他原本想连王伟一起赦免,毕竟当下用人之际。王伟在狱里写过一首五百字的长诗,足见此人的文采。但是有人对他说,这不是王伟最优秀的作品,那篇替侯景撰写的檄文堪称古今妙文。

独眼龙取来看时,上面有一句话刺得独眼隐隐作痛:“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 萧绎的心再次被扎痛,不由想起前妻徐娘的半面妆。好厉害的舌头,如果把这根舌头钉到柱子上还会骂人么?不会。萧绎亲眼目睹这一幕,软软的,一片死肉而已。开膛破腹,一片片割肉,这种死法难受么?独眼龙感觉解气,一个字“爽” !

陈琳替袁绍写檄文大骂曹操“赘阉遗丑,好乱乐祸。”连祖宗都骂了,曹操却笑称檄文可治头风。这份气度和胸襟非独眼龙所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作诗《蒿里行》哀伤人民生死,萧绎漠视人民生命、残害骨肉。所以曹操虽为宦党却能在群雄中崛起平定北方,而皇族萧绎只能拔剑击柱纵火焚书。

王伟性格太傲慢,得罪人太多。王伟被擒,王僧辩曾讥笑说:“你身为贼相,不能以死保全节操,还想在草野间活命么!”王伟嘴硬,“假若汉帝早听我的话扣留你,明公岂有今天。”虞骘早先遭王伟侮辱,借机朝王伟脸上吐口水。王伟一扭脸说道:“君不读书,我不和你这种人说话。”虞骘竟然红着脸跑了。虞骘怎么也算江东吴姓贵族,可见那时的门阀贵族已然堕落到不读书的地步。不管怎么说,处世有一条基本的原则,给人留面子。逞一时之快,须想到虎落平阳之时。

公元552年(消灭侯景的当年)十一月萧绎于江陵继位,是为梁元帝。早已称帝的萧纪率川军顺流而下,直指江陵,兄弟之间的夺位大战不可避免。独眼龙早想好打败萧纪的妙计,借刀杀人,借宇文泰那把锋利无比的钢刀。独眼龙不曾想到,这把钢刀最终砍向的人却是自己。

为取得皇族夺位战争的胜利,独眼龙不止一次向宇文泰奴颜婢膝,出卖梁国的国家利益。先是割地汉东,而后主动放弃汉中,希望喂饱宇文泰。这一次独眼龙请求西魏攻打四川。宇文泰得信大喜,对群臣道:“取蜀制梁,在此一举。”西魏骑兵一万、甲士一万二千由大散关开拔,望剑阁前进。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率川军主力进攻江陵导致境内空虚。西魏大将尉迟迥过蜀道如入平地,迅速包围成都。

萧纪的蜀军正与荆州军对峙西陵峡口,闻西魏军入川,人心惶惶。荆州军趁机反击,任约、谢答仁率步兵连拔蜀军三座营垒,沿江十四城投降,成功切断蜀军水师的交通线。萧纪眼见大势已去,慌忙写信求和。独眼龙回信并附上一首诗:“回首望荆门,惊浪且雷奔。四鸟嗟长叹,三声悲夜猿。”

四鸟的典故来自孔子。孔子在卫国听到一个女人哭得伤心,便问颜回,可知她为何而哭?颜回道:“完山有鸟生四子,羽翼长成,将分飞四海,其母哭而送之。”孔子派人去问,果然是一位母亲因丈夫死家境贫困,只得卖子送葬,与儿子长诀而悲伤。

萧绎明确告诉八弟,你我为争皇位劳燕分飞,早已断绝手足之情,做为你的七哥,我只能夜半无人之时哭哭而已。荆州军大败蜀军水师,水军将领樊猛将萧纪包围。独眼龙给樊猛下达密令:“生还,不成功也!” 樊猛登上萧纪的主舰,堂堂武陵王绕床躲避追杀,拿出一大袋子黄金求樊猛让他见一见七官萧绎。得到密令的樊猛嘿嘿一笑:“天子是你想见就见的吗?杀了足下,金子能跑到哪里去!”

萧纪死了,成都向西魏军投降。宇文泰花费最小的代价收获汉中和西蜀。平定江南的独眼龙皇帝反悔了,傲慢地向西魏要求以旧有疆域划定国界,即请西魏归还汉中和西蜀。宇文泰朝堂之上仰天大笑:“上天抛弃的人,谁能救他。说得就是萧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