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女孩更像女孩
10710400000034

第34章 女孩的强项需要父母的发掘

寻找女孩的强项

一般来说,我们把语言与数理逻辑能力称为“学校智能”。因为学校的语文、英语、数学、政治、自然科学等主要科目,都是利用语言和逻辑能力作为学习基础的。学校的优等生,大部分都是指学习成绩比较好的人。差等生不过是学习成绩差的孩子,然而很多学校大多不会计较优等生所犯的小错误,所以优等生的学生时期通常都过得很顺利。不过,学校里的优等生,未必就是社会上的优等生。

这个状况让很多父母难以接受。如果你对女孩的要求仅仅是在学校要有优异的成绩,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在你的女儿身上。因为成绩好只是女孩的一种能力,并不是她的全部。在当今社会,单靠学校智能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必须具备各种其他的智能和能力,才有可能成功。多元智能的提出,为培养女孩成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法。

现在我们准备了一些测试题,在每一项测试中,得分越高,说明你的女儿在这项智能方面有天赋,从而可以向这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发展。如果得分较低,则说明你的女儿在这些方面有所欠缺,需要注意。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找到自己女儿的智能上面,而是要积极地开发,提供适当刺激,让女孩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为女孩的强项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培养出来的。发现了自己女儿的强项,才能更好地进行培养,才能扬长避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女孩的强项。

在你的女儿做完这些测验之后,你就可以参考她的得分情况,知道到底哪些是她的弱项,哪些是她的强项了。

正确看待女孩的强项

很多父母一谈到强项就会联想到天才,而且期望女孩潜在的强项有一天会奇迹般地出现,成为全国第一或者世界领先,但是大家必须要清楚,强项智能指的是“在自身多种智能中相对较具有优势的智能”,而不是“比别人出众的智能”。孩子的强项存在于各个方面,这就需要父母深度挖掘了。

举例来说,“我的女儿学习成绩比别人差,但是却很会和人们沟通交流意见”,按照多元理论可以理解为:我女儿的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虽然比较差,但是人际交往智能却很高,所以她的强项是人际交往智能。所以我的女儿就可以向人际交往这方面进行发展。

有些人因为怀疑多元智能理论,而放弃寻找女孩的强项,往往是因为他们误解了“强项”的真正含义。

不要把你的女儿和别人比较

有学习方面突出的女孩,也有运动出色的女孩;有音乐天分好的女孩,也有绘画技术好的女孩;有活泼开朗的女孩,也有谨慎理智的女孩。有些女孩可能会同时在几个方面都表现得较为出色,而有些女孩可能只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专长。总而言之,每个女孩都是独特的,父母没有必要要求自己的女儿要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模一样。

一般来说,如果女孩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突出的才能,那她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就有可能受到影响。对于这一点,很多父母没有心理准备,他们总是幻想自己的女儿十全十美,做个完美的天才。因此他们总是想让女儿做好所有的事情。然而父母这样做的后果是,女孩既不能完善自己不足的部分,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

正如孩子不能期望父母万能一样,父母也不应该强迫孩子绝对完美。如果女孩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期望,父母就频频责怪她,认为她不争气,这样就会使女孩具有深深的负罪感,这对女孩一点好处也没有。其实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的优点,父母只要把她的优点挖掘出来就可以了。每个人成才的道路都不一样,条条大路通罗马,父母没有必要让女孩效仿别人。父母应该用进步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不要总是横向地看女儿和别人的差距,而要纵向地看女儿比从前取得了多少进步。父母如果只看到差距,忽视女孩的进步,结果就很可能使女孩的个性消失,甚至扭曲。

成绩差不代表平凡

一位母亲一说起她的女儿来总是唉声叹气,她说女儿一点也不像她,脑子特别笨,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差。为此家里人十分烦恼,孩子的爸爸有时候气得骂她,说她太不上进了,可惜了我们在她身上花费的那份心血。

我们要如何看待这种“笨”孩子呢?是否孩子学习成绩差,就注定要被父母责怪呢?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并非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令人满意。有的小孩反应很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记忆力等较强,而有的则差强人意。有时候父母无法接受孩子学习成绩差这个事实。他们总在想:孩子成绩差,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有好的前途。

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孩子笨吗?医学研究证明,由于人在不同阶段的智力发展程度不同,确实有一些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比同龄人要稍微逊色,头脑相对“笨”些。但所谓的“笨”只不过是在特定的时间,对特定的外在刺激的反应比较迟缓,孩子的智力没有任何问题。那么造成“笨”的表象的深层原因才是父母应该去追根溯源的。当今社会已经日趋多元化,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绝不仅仅是数理化能得多少分。实现人生价值的路有千条万条,学习只是其中之一。乔丹是NBA不朽的传奇,比尔·盖茨与微软俱荣,杨丽萍是中国的舞神,李宁是永远的体操王子……假如非得让乔丹初中毕业时数学必须优秀,比尔·盖茨只有拿到本科学位才能就业,杨丽萍要数理化全部及格,李宁要通过英语四级……如果真是这样,也许这世界就少了很多天才。

每个“笨”小孩都有自己的人格和气质的闪光点,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天赋。世界是公平的,它给谁的都不会太多,当然也不会太少。只要父母正确地开发和引导,就能把女孩那份潜力挖掘出来。

正确引导女孩发展自己的强项

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不取决于他拥有多少潜能,而取决于发挥了多少潜能。因此寻找女孩的强项不是目的,把强项转移成她的才能才是关键,这就需要父母的教育和培养。

培养女孩的强项并不是让女孩漫天撒网。有的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多学一些知识,就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女儿报了许多辅导班,诸如钢琴、绘画等。父母的苦心可以理解,然而培养特长要专一、要精,不要什么都想学,否则到头来什么都学不好,成为说起来什么都会一点、做起来什么都不行的庸才。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什么都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样样精通,可是仔细想想,这现实吗?她有那么多精力吗?有那么多时间吗?现在女孩文化课那么紧,再让她学习多种特长,这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做好,才能作为特长来培养。如果父母不按照女孩的意愿,只是由着自己的想法来培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每个女孩都蕴藏着自己的特长,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它。钢琴前的笨宝宝,也许是画板前专心的小画家;数学课上没做对题的那个粗心娃,也许是手工方面的小能手。因此,父母要培养女孩的强项,必须注意两件事:

创造有益于发展强项的环境

让女孩多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多带女孩到科技馆、博物馆参观,到图书馆看书,定期出去游览一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父母在此过程中多观察、多分析、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强项,从而确定女孩的发展方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某些事物有了兴趣,才有可能去学习。

引导女孩敢于在自己的强项上冒尖

父母一旦在女孩的身上找到了强项,就要投入巨大的精力,逐渐对女孩加强培养和训练。在此过程中,父母要多鼓励,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对女孩取得的每一项进步,都要给予赞扬,让女孩充满“我能行”的信念,从而充分展示她的优势。

有一位母亲,在人前总觉得抬不起头,因为自己女儿的成绩不好,而且也看不出有什么特长。高考时,女儿连大专线都没过。后来通过复读,女儿勉强上了一个民办大学的大专班。这位母亲对自己的女儿不抱任何希望,只盼她能平平安安。

但是有一天,母亲发现了女儿的强项:她在女儿的日记本里发现了女儿写的诗歌、随笔,文笔非常好,非常有才气,不是同龄孩子所能达到的。她找了很多年的女儿的天赋,原来藏在这里。通过与女儿协商后,母亲给女儿重新制订了学习目标——往文艺评论方面发展。她和女儿都找到了自信,并且效果良好:女儿毕业后,在一家电影杂志社当编辑,并很快成为国内著名的影评人。

从这个事情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成绩极差的女孩,在某个方面极有可能是个天才,只是父母没有去发现,没有给她设立一个平台。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忙于生意,或者自己文化程度比较低,根本不能发现女孩的强项。这样,父母就不能给女孩的强项建构一个平台,致使女孩永远在自己不擅长的平台上做差等生。所以父母在培养女孩的时候,要从心里明确自己是一个帮助孩子挖掘潜力、发展强项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