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男孩更像男孩
10710100000028

第28章 男孩的强项需要你的发掘

你的孩子有什么强项

每个普通的孩子都有不平凡的一面。当我们逐渐对孩子失望的时候,是否反省过我们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孩子。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做两件事:一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考量和要求自己的孩子,二是努力地“寻找捷径”而不是积极地“发现优势”。因此,我们原本多元的孩子被无情地放进统一的评价和成长体系里,反而把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和成长资源都耗费了。

但当父母面对这么多的智能分类,该怎样去发现属于自己的孩子的智能呢?可以去心理咨询机构给孩子做一个全面的多元智能测试,通过一些观察,父母也可以大致了解孩子的强项在哪些方面。

“情景化评估”是加德纳强调的一种发现孩子强项的方法,即在活动中观察孩子的智能特点,而不是单纯在纸上静态地测试孩子的智能强项。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专业的检测工具和特别多的专业知识,因此更有利于家长的观察。

“情景化评估”要求父母在孩子平时的活动中多进行观察,当孩子在属于自己的强项中活动时,可以明显地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专注。如果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时,专注度明显地比其他事情高,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这一方面可能就是孩子的强项。比如,当孩子平时活泼好动,唯独在听音乐时屏息凝神,忽视外界干扰,甚至达到忘我的地步。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孩子可能在音乐上拥有自己的强项。

2.兴奋。人在进行自己的智能强项的活动时,会表现出与其他情况不同的精神状态,会发自内心地兴奋和鼓舞。

3.主动、自愿。当孩子遇到与自己的智能强项有关的活动时,会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而无需外界的强迫。

4.不求表扬和奖励。当孩子在自己的强项领域内活动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少,甚至把父母撂在一边,因为孩子乐在其中,根本不需要父母的表扬或鼓励。

5.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一般来说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做什么事情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如果孩子在某项活动上表现出持久的兴趣,并且不以外界的条件而转移,则有可能这项活动在孩子的强项范围内。

6.轻松见成效。孩子在自己的强项领域内活动,会明显地专注和认真,因此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同伴公认。对于孩子的强项,有时候小伙伴比家长和老师更清楚,因为同龄人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标准往往和成人不同,同伴发现的孩子的强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准确。

通过这些强项的“指标”,或许孩子的不平凡之处就容易被父母发掘,从而加以培养了。

正确看待孩子的强项

有些人因为怀疑多元智能理论,而放弃寻找孩子的强项,往往是因为他们误解了“强项”的真正含义。

很多人一谈到强项就会联想到“天才”,而且期望孩子潜在的强项有一天会奇迹般地出现,成为全国第一或者世界领先,但是大家必须要清楚,强项智能指的是“在自身多种智能中相对具有优势的智能”,而不是“比别人出众的智能”。孩子的强项存在于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家长的深度挖掘了。

举例来说,“我的孩子学习成绩比别人差,但是却很会和人们沟通交流意见”,按照多元理论可以理解为:我孩子的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虽然比较差,但是人际交往智能却很高,所以他的强项是人际交往智能。所以我的孩子就可以向人际交往这方面进行发展。

还有些家长或许认为,既然有强项,而强项又是孩子自身所有的,所以根本不需要花什么心思去培养,孩子自己就能做好。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想法,有多少孩子的强项不是因为没有被发现,而是因为发现后,家长的忽略而埋没的啊。最出名的或许就是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所写的方仲永的例子了。

金溪村有个叫方仲永的人,世代都以种田为生。仲永5岁的时候还没有见过毛笔纸砚这些书写工具。有一天,他忽然哭着问家里要笔和纸,父亲奇怪孩子忽然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就向邻居借了笔和纸给仲永。没有料到的是,仲永提笔就写了一首描写事物的诗歌,让同乡的秀才一看,还很通文理。于是,仲永不学而能立地写诗的奇闻就在乡里传开了,很多人都争相邀请仲永父亲带着仲永去做客,父亲看着有利可图,就整天带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而没有让仲永上学。结果仲永的诗才慢慢就消失了,等王安石再见到方仲永的时候,已“泯然众人矣”!

方仲永的通达聪慧,其天资比一般才能的人高得多,可惜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只是被父亲当作挣钱的工具,从而忽视了其后天的教育,而最终成了一个平凡的人,令人感到痛惜。人能否成才,与强项有关,更与后天父母的培养方式以及所受的教育有关。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反应迟钝,3岁才开口说话,讷讷不成句,9岁还说不流畅,诵读困难。他小学经常考试不及格,被老师视为低能,校长曾劝爱因斯坦家人放弃希望:“不必操心,反正他什么也做不成!”但是,父亲发现他很喜欢数学和物理,就让他身为工程师的雅各布叔叔和犹太大学生泰米尔对他进行教育引导,最终爱因斯坦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死后科学家对他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他的左脑部主导数学——空间推理功能的部位面积大,挤压了毗邻的语言区,造成语言能力迟钝,但这却造就了爱因斯坦超常的思维能力。

我们都是爱孩子的,那我们就要无条件地爱他,不管他考的成绩好还是不好,我们首先要以坦然平和的心态接受他,这样我们就会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教育孩子,会理解孩子考试不好的心情,会实事求是地善待孩子,就会自觉地调整对孩子的期望。然后,我们要独具慧眼发现和发展男孩的特长。梅尔·列文告诉我们说:“父母要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宝藏,来引发他隐藏的才能。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成功是能够实践自己的长处,而不是被强迫去做适合别人的事。”人的能力存在类型差异,有的孩子学习不好,但却有某种特殊的能力,人总是有强项和弱项的,与其担心孩子的缺点不如发挥孩子特长,在孩子的特长上下功夫培养,使孩子的强项得到长足的发展,孩子就有望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