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女孩
10709100000061

第61章 培养女儿热爱运动的习惯

运动贵有恒,饮食贵有节。

——赵子墨

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女性定位于安静、柔弱,认为“静如处子”、“弱柳扶风”才是女性应有的仪态及行为规范。这种观念延伸至现代,使不少父母以为,好静是女孩固有的天性,女孩子不像男孩子一样需要强壮的体魄,女儿的身体有了足够的营养就行了,所以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女儿的学习上面,却不够重视女儿运动习惯的培养。

其实,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生命皆在于运动。经常运动,能促使大脑皮质、神经系统和感受器官敏锐、灵活、协调一致地共同工作。运动使新陈代谢加快,肌肉及各器官结实、耐劳,对于女孩塑造优美的体形、保持健康的肌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运动可以让女孩的大脑与身体达到一种更和谐、更完美的境界。

一个人对运动的热爱多养成于青少年时期,并影响其今后的一生。因此,作为父母,在青少年时期,就应培养女儿的运动观念,让她掌握运动的技能,并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

一位父亲在网上表达了对不爱运动女儿的担心:

我和爱人都在机关上班,我们单位条件比较好,单位分有房子,机关大院里环境幽雅,各种运动设施都很齐全,而且职工子女去也不会收费,为我们运动健身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我和爱人经常都去健身,但我女儿却从不去。

女儿是那种比较文静的孩子,平时不太爱说话,也不爱运动,放学回家不是放下书包做作业,就是抱本杂志之类的课外书看,有时也上上网、看看电视,就像一个“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到了寒暑假更是懒得出门,整日在家做作业、看电视、上网。

由于缺乏锻炼,女儿身体显得非常单薄,抵抗能力也比较差,遇上流感等流行病发生,十有八九都逃脱不了。现在,女儿都16岁了,个头却还只有1.53米,身体看起来也比较柔弱,没有一点青春少女该有的活力。因为平时不怎么运动,体质越来越差了,爬爬楼、跑跑步就气喘吁吁,真是让人担心。

这位女孩不爱运动,除了与她性格有关之外,更与她从小没有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有关。从女孩父亲的叙述中,不难发现,不爱运动的习惯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女孩的身体发育及疾病抵抗能力。

为了你的女儿不像故事中的女孩子那么瘦弱,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女儿热爱运动的习惯:

第一,从小就让女儿参与运动的实践

这一点父母完全可以在女儿还是幼儿时就入手。因为一岁时女孩已能站立和独立行走,在鼓励她行走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通过玩具锻炼她手的动作,可以搭小积木和套圈;女孩两岁时,行走已不成问题,可以进行跳跃、攀登、投掷、上下台阶等方面的锻炼;三岁时可以让她随意跑跳,迈过简单的障碍物,双脚交替上下楼梯等。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运动的项目也应不断增加,长时间的耐力性强的运动不宜过多,应把锻炼的重点放在可增强灵敏度的项目上。父母还要多带女儿到户外去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

第二,培养女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父母可以在多种场合或通过多种媒体,提高女儿对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认识,循序渐进地教给她一些体育知识,让她懂得各种体育运动对人体的益处,尤其是各种体育运动有什么乐趣,以激发和引导女儿的运动兴趣。比如,可以在同女儿看电视的时候,共同欣赏一场精彩的足球赛,通过评价球星精湛的球艺、队员们密切的配合、各种体育运动技巧的巧妙运用等,让女儿感悟体育运动的妙不可言,从而激发她参与该项活动的兴趣。

第三,让女儿选择她喜欢的运动

培养女孩热爱运动的习惯,父母要根据女儿的兴趣、特长来考虑她应该尝试的体育运动项目。不要强迫她从事某种父母自己认为很好的体育运动。不管父母认为这项体育运动多么好、多么有趣味,那是父母的事情,女儿可能并不这样认为。如果父母强迫她去做,她就不会从运动中享受到乐趣,有时反而会对运动产生反感心理。

第四,和女儿一起享受运动的乐趣

父母要以自身的言行带动女儿,如果父母热衷于锻炼,女儿也会如此。父母和女儿一起享受运动的乐趣,这样,运动就不仅是完成肌肉运动的一个过程,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经历。

父母还可以做女儿的玩伴,如与女儿一起踢毽子、打网球、跳绳等。当女儿有了微小的进步,父母要及时表扬她、鼓励她。这样,既锻炼了自己又锻炼了孩子,可谓两全其美。

父母要从小培养女儿热爱运动的习惯,这样做不仅强健其体魄,还可训练其大脑。这会让女儿的人生同时收获智慧与健康。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培养女孩对运动的兴趣是培养运动习惯的关键。对女孩来说,很多游戏就是很好的运动。例如跳绳、跳皮筋、打沙包、比赛跑步等等。不要认为这些游戏只不过是疯跑疯闹,其实女孩从中不但锻炼了体魄,而且学会了与别人合作,发展了协作精神。父母应当带领女孩多做户外游戏,通过游戏使她热爱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