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有一首传统方言歌谣:
君你在番邦,害阮看无人,
日夜守空房,相思病很重。
劝你姊妹千万不可嫁给南洋(丈夫)。
这是旧社会福建广大侨妇心灵的写照。讲起过去福建侨区姑娘出嫁华侨,真是一宗难言的哀怨史。过去,福建广大农村土地贫瘠。穷苦人受尽贪官污吏压迫、地主剥削,衣食无着,生活贫困,难找生计,加上逃兵役,千方百计逃出虎口,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去南洋各地谋生,他们混过几年,年纪渐大,缔结婚姻就出现许多特殊的婚配及其习俗。
已婚男人抛下妻儿,只身外出,寻找活路,他们中有的固守本分,不被海外花花世界所感染,始终如一地不忘结发妻子,每年或数年回家探亲一次,每次数天或几个月,与家人团聚。他们的妻室安分守己,当个贤妻侨属,在家当地户主,维护传统的家风,教养子女。要是已婚男人,出国后身边无人照料,便在海外娶妾,称“二头家”。当妾的,有华人的女子(又称侨生);有的是当地民族的女子,称之为“番婆”。这时,家乡的原配,一般理解丈夫娶妾的愿望,同情丈夫只身在外,自己无法侍候左右,又可避免丈夫在海外嫖娼染上恶疾,默认这种“二头家”的家庭框架。她们在家乡赡养老人,勤俭持家,当个“大娘”身份,只要丈夫不会忘记结发恩情,又能时而寄钱回来,三年五载回乡一趟,便相对满足了。至于海外的妾,称为“二婶”,一般跟丈夫传承中国的礼俗,笃信宗法观念。“二婶”极少到丈夫的家乡与“大娘”见面。一旦丈夫去世,“二婶”便继承海外的财产。有的能认同中国的家,不时从经济上接济“大娘”,并能与“大娘”建立姊妹感情。如果“大娘”亦去世,“二婶”便回到中国的丈夫家,承担起家主的职责,抚养所有的子女。当然,有的“二婶”一旦丈夫去世,便与中国的家不再联系,再经两代,三代的后裔,更淡化了“中国的祖先”的观念。有的已婚男人,妻子留在家乡,他本人不愿意或不便娶妾,为了事业上交际需要,在海外寻找一位女子,作为“名誉夫妻”。这种名誉夫妻不举行任何婚礼仪式,也不同居,只是在需要双方一齐露面时才出现,过后又像平常一样来往。这些女子,有的是男子公司的雇员,有的是为增加一点收入情愿充当这种角色。
未婚青年只身渡洋,抛下年老的父母,他们在海外经海外亲友介绍,娶海外同乡的女子为多。这样,语言相通,生活方式相同,乡土情谊较浓,利于结合,要是经济富裕者,更举行两次结婚仪式,即在海外举行婚礼,又双双回乡再度举行仪式,拜祖先,宴请乡亲,满足两地亲友的心愿。
海外侨胞的后裔寻找当地民族的女子结婚已屡见不鲜。两族婚配,所生的儿子,在马来西亚称女儿称“惹娘”。他们保持中国的风俗,烧香拜祖先,拜“大伯公”(土地公)。有的“汉人娶本地土番妇者,必入其教,礼天主堂,用油水画十字于印堂。”(陈伦《东南洋记》)。当地民族的女子嫁给华人,一般是目睹华人勤俭耐劳,为人诚实。有的是她们没有固定职业,嫁给华人,侍候丈夫,生活有依靠,即便当妾也心甘情愿。要是娘家经济条件优越,本人又能做生意,愿招华人入赘女家。华人被当地民族入赘为婿,宋末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八已有记载:“安南王陈者……本福州长乐邑人,姓名为谢升卿。”谢升卿在广西边界贸易市上,被越南的陈孝招赘为婿,改名为陈承。他是后来越南陈朝太宗皇帝的父亲,后被封为陈朝太祖。
许多华侨的青年,由家乡的亲属为他们物色对象,让他们回国结婚,再只身重返海外,留下新妇。要是家乡亲人物色好女子,海外青年又不能回乡举行婚礼,新娘便与小叔拜天地,无小叔则用公鸡代替,婚礼后设法让新妇出国找丈夫,有甚者是指腹为婚,或招童养妇等待来日办婚事称“待夫媳妇”。
华人青年中的文化人或商人,近年较多的是自己寻找对象,以两性互爱为原则。文化人中有交笔友,结良缘。他们在报刊“征友”栏里,选择与自己年龄相当,志趣相同的对象互相通信,增进友情;进而交换照片,相约会面而生爱情。有的青年的文章,引起对方的好感,通过报刊编辑寻找知友,达到以文会友,终于结良缘。
家乡的女子许配海外侨胞,心情复杂。闽南有句俗话:“白银买人心。”姑娘羡慕富裕,结婚后自己是侨属,又争得出国机会。娘家又水涨船高,生活富裕,还希望海外的女婿能牵引亲人出洋。要是富户或名门的女子,不愿与农民攀亲。嫁给华侨,以利较优,俗谓“绅士结交番客”。另一种是不安心理。他们由父母做主,惟恐将来丈夫在海外另有娶妾,扔下自己,守一生活寡。文章开头的歌谣便是广大侨妇心情的流露。因为丈夫在外,夫妻离别久,感情逐渐疏淡,加上汇款少,书信少,苦闷之心难以言传。要是丈夫在海外遇上不幸,书信断绝,妻子在家乡有坐守空房之虑。这些都是历史留下的遗恨。
海外侨胞的婚礼习俗另有一番风趣,现代经济的冲击,西方文化的渗透,加上受当地文化的影响,海外侨胞的婚姻及其仪式已有很大变化。然而,从历史的整体看,海外侨胞继承中国传统的婚礼特别是华人聚居的地区或多或少尚存着;一些尚健在的老一代华人为儿孙办喜事更重视中国的礼俗。70年代,马来西亚一对青年侨胞结婚,他们穿戴清末结婚礼服。新郎身穿长衫马褂,头戴圆暖帽;帽顶装饰顶珠、额珠;脚穿平底布鞋。新娘戴凤冠,披霞帔,红色宽袖外套编织的各种花纹图的外衣。男女傧相由两位童男童女充当。迎亲队伍前面两盏“杨府”大红灯引路。新郎新娘乘坐小轿车,车前有两把高达2.5米花伞遮阳。迎亲队伍个个西装笔挺,把新旧服饰合为一体,这是父母为儿子操办婚事的迎亲习俗。
中国传统的价值认同,继续影响着海外侨胞。几年前,有一对海外华人青年结婚,形式上采用西方做法,到教堂举行婚礼,到现代酒楼宴请宾客。可是,在宴会厅里另有情趣。宴会厅正堂上,悬挂着“红叶诗成,青庐人好;黄花秋灿,彩笔春浓”;“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维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的对联。宴会上,客人朗读《礼记》:“天地之道,造端乎夫妇……”一位宾客为了表示对新婚夫妇的祝愿,用通俗曲调唱了《诗经·关雎》篇。新的仪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意识,才有可能在众多宾客面前,用对联,诵古诗,展示着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达到对婚姻的美好寄托。
有些侨胞传承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是为了追求好兆头。70年代末,新加坡一对华人青年结婚。新郎是当地一家菜馆的股东;新娘是一家银行的雇员,他们经过八年的自由恋爱,珠联璧合。但为了取得好兆头,结婚时,新郎穿上团绣长袍马褂;新娘穿戴凤冠霞帔,乘坐当时最新式的“马赛迪”轿车,气氛十分热烈,别开生面。当时,不容易找到主持婚礼的人,家属特地从马六甲重金聘请一位年已81岁的老媒婆主持仪式。婚礼上,新婚夫妇互相敬茶,新娘给亲友敬茶,亲友送“红包”。称为“添红”。据新郎的父亲称:“这是为了取得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