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古代发明与发现
10700200000178

第178章 漆器

漆器,是中国人民在化学工艺和美术工艺方面的一项重要发明。它同瓷器一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非常有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漆器的外表光洁美观,而且坚固耐用,是中国古代人民常用的日常用品之一。中国古代发明的漆器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古朴典雅,从古至今闻名全世界。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制造漆器的时候,往往会加入桐油之类的干性植物油。桐油是人们从桐树的种子里榨出来的。桐油在加热的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因而产生一种薄膜。中国人民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认识了桐油成膜的性能,因而广泛应用,并让它与漆液合用,这在人类化学史上,是一个卓越的创举。

虽然漆器的制造所应用的化学原理直到20世纪才弄清楚,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却是世界上最早应用这一原理制造漆器的民族。从大量的文献记载来看,中国人民发明漆器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大约有4000多年。战国时期的书籍《韩非子·十过篇》中写道:“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流漆墨其上”,“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古籍《禹贡·夏书》中记载,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氏族解体到奴隶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把漆当作贡品之一了。

漆液从漆树里分泌出来后,经日晒能够形成黑色发光的漆膜,这是非常容易观察到的。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自己聪明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把这种自然现象加以人工利用,就制造出了各种颜色的漆。科学家们曾在江苏吴江的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遗址中挖掘出过一个漆绘黑陶罐。考古学家通过挖掘还发现,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早在公元前14世纪到12世纪的商代时期,就已经能够制造出非常精美的红色雕花的木漆器,因为考古学家们在安阳殷墟遗址中,出土了一个木漆器,上面有红色的漆纹印痕。这个木漆器的印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漆器纹饰。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漆器技术越来越发达,当时的漆器彩绘中,已有红、黄、蓝、白、黑5种颜色,以及多种复色。秦汉时期,油漆技术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且普及于全国各个地区。《史记·滑稽列传》中,有当时关于“荫室”的记载,荫室,就是专门制造漆器的特殊专用房屋。史料记载,汉朝时期,中国漆器主要生产地点是四川的成都和广汉。

唐、宋、元、明各期,中国的漆器技术都有所进展。清朝时期基本是继承了前代的技术。但后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受到外国的侵略,漆器的油漆技术没能继续向前发展,有些中国祖传的技法反而失传。

中国的漆器技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传到国外,如朝鲜、日本、蒙古、缅甸、印度、柬埔寨等中国附近的亚洲国家,构成了亚洲各国的一门独特手工艺。在朝鲜、蒙古、日本等国,曾出土了大量的中国汉、唐时期的漆器。中国古代的漆器经过阿拉伯人、波斯人的西传,逐渐传入欧洲各国。在新航线被人发现以后,中国同亚洲、欧洲等地方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葡萄牙人、荷兰人等不断把中国的漆器贩卖到欧洲,曾引起欧洲社会上的轰动,受到那里人民的热烈欢迎。公元17、18世纪以后,欧洲各国仿制中国的漆器成功。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桐油自然也同漆器一样,从公元16世纪起,就被葡萄牙商人贩卖到欧洲。直到19世纪后,美国人才知道桐油,1902年,美国也开始种植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