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古代发明与发现
10700200000177

第177章 风扇

在炎热的夏季里,人们若坐在没有降温设备的房间里,即使不做什么事,有时也会热得满头大汗。为此,现在世界上出现了许多降温的电器,各种电扇、空调纷纷跃上市场,为人类的降温提供了方便。其实,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不用人摇的风扇等多种能降温的器具。

考古学家发现,远在17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懂得利用寒冬腊月的结冰季节,预先将冰块储存起来,以备在夏天的时候从“冰库”中拿出来解暑。到了唐宋时期,我国的防暑降温方法又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工巧匠们创造了一种用水力推动的风扇,由于造价比较高,所以只供王府、贵族享用。人们又发明了一种木制的器具,这种器具可以把水引到屋顶上,然后再让水顺着屋檐从上而下的流淌下来,向四周喷洒,借此降温。唐玄宗曾在宫内修建了一座可以用来避暑的“凉殿”。此殿除了四周积水到处成帘飞洒外,在里面还安装了许多水力风扇,即使在很炎热的天气里,坐在里面也会使人感觉到像凉秋一样。据说,当时的一个大学士,从炎热的阳光下到亭子里去叩见皇上的时候,竟冻得浑身发抖。此外,在当时的御史大夫的府里,也修建了一座“自雨亭子”。每逢炎热的天气,他就躺在亭内消暑。

清朝乾隆年间,一些能工巧匠在修筑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的时候,设计装置了一种“水上明瑟”的机械设备,它是利用水力转动轴轮推动的风扇,可称是近代电扇的鼻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