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小学时期要培养的50个好习惯
10695900000030

第30章 积累

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华罗庚

许多人向富翁阿卡德询问致富的方法,阿卡德问他们:“假如你拿出一个篮子,每天早晨在篮子里放进10个鸡蛋,每天晚上再从篮子里拿出9个鸡蛋,最后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总有一天,篮子会满起来。”有人回答,“因为我每天放进篮子里的鸡蛋比拿出来的多一个。”阿卡德笑着说:“致富的首要原则就是在你放进钱包里的10个硬币中,顶多只能用掉9个。”

正如“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要想学习好,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汪洋大海,关键在于平时多“积累”。人们常说“学习的功夫在课外”,就是说学习仅靠课本还远远不够,这就要去广泛阅读,多方汲取。多留心身边的小事,多积累生活素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美国一个市政府打算把某条街道改造成一条林荫大道。计划制订好了,每个人都等待着权力机构发布命令,开始对这条街道进行必要的改造,这将是一条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大道。但是,不知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政府要实施这个计划变的不太可能了。于是,这个改造林荫大道的计划被无限期的搁置了起来。有一个居民,他却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政府不再美化这条令人神往的大道,那我却不能让自己失望,我至少可以美化装点自己门前的那一段。于是他这样做了,紧接着的事情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的。因为他门前的那段路成了整条大街上最引人注目的景色之一,所以他的邻居目睹了他所做的一切之后,也有了类似的想法和打算,都纷纷着手美化属于自己的地盘;后来,直到整条大街看起来真的像一条百万美元打造的大街为止。正因为每个邻居都美化了一段街道,所以整条大街才慢慢繁华起来。九个人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这些都说明万事万物都从微小积累起来,从量变引起的质变。

许多成就大事业的人,他们也同样是从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创造和积累着成功所需的条件。在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然而智大才疏往往是阻碍了成功的道路。他们看到的只是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时的辉煌却往往忽略了他们在此之前所进行的艰苦的努力。而事实上,人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任何人都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凝聚起改变自身命运的爆发力。

日本的一位马拉松冠军长的十分瘦弱,在比赛时显得势单力薄,赛前没有人相信他会获得公里长跑的冠军,甚至有些选手和观众都怀疑他是否能够坚持下来,可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令行家大跌眼镜,貌不惊人的他一举夺魁一鸣惊人。有趣的是,当好奇的记者蜂拥而至采访他夺冠的经验时,他的回答却不是什么老套的顽强毅力、坚忍意志,而是在漫长的比赛过程中不停的积累自己的兴趣和成就感。原来他在比赛前已经详细观察了整个赛程的路线,并把这条路线分割成数十段较短的距离,如从起点到一个黄色的小酒馆,然后再到一个棕红色的教堂等,并根据不同的标志熟记于心。当比赛开始时,他就在第一段距离里奋力奔跑,并冲刺到第一个目标处,接着调整呼吸,再类似的冲到第二个目标、第三个目标,就这样,他将每一段的努力积累起来,终于超过所有的选手而折桂。有记者问;难道你不觉得枯燥么他摇摇头说:不枯燥,因为我的目标不是离我公里的终点,而是前面的一公里或两公里,这很容易达到。又有记者问:难道你不觉得累么?他笑了起来:当我达到一个一个既定目标时,就如同征服了一个一个困难,让我非常自豪,而且我已经知道剩下的困难正越来越少,所以充满信心。

上面的两则小故事描述的是人在处理事情的细节上由于重视积累而取得非凡成就,这对我们的孩子如何对待生活、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强有力的启迪。从深层次讲,这是人们对完美的更细致的追求,不能忽视,更不能轻视,因为一个人的成长正是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和潜移默化发生的。

家长应帮助孩子积累生活常识,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生下来,从不会言语到启齿说话,从不知道什么到认识事物和人,这些都与家长平时的点滴教育有关。但是,在孩子稍大时,家长却往往忽视了这种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如果我们吃山芋或萝卜,告诉孩子,这是吃植物的根;吃莴笋、茭白时,告诉是吃植物的茎;吃黄花菜、苔菜时,告诉是吃花;吃丝瓜、西瓜时告诉是吃果,等等,只要注重点滴教育,日积月累。孩子遇到问题时就会迎刃而解。

对于任何人来说,积累知识很重要。因为知识是可能遗忘的,但积累的这种能力却不容以被丢弃,它将伴随一个人的终身。任何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入手。比如:在看书这点上,有的孩子爱博览群书,但他的文章写得并不如人意,这与他看书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因为他看书时常常时走马观花,知道大概意思就行了。孩子有这个毛病,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分析并告诉他,在这篇文章中,哪些资料可以保存起来,哪些资料可以当名言警句收藏起来。时间长了,对这些收藏和保存起来的资料,再进行分类和整理。这样,一本完整而且全面的资料库就建立起来了。为了鼓励孩子的积极性,这项工作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进行。

成功需要积累,这是一条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真理。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积累,只有学会积累,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父母应该如何教会孩子积累知识呢?

1.积累之初,可以指导学生摘抄课文里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其次,最大范围地阅读,每天摘抄。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的书再多,不做笔记,忘得也快。这就要求他们每天看一点书,作一点摘抄。数量不在多,内容也不限,只要他感兴趣都行,有目的、有步骤、分门别类的进行积累,通过大量的积累,从中受到文学美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写日记,写随笔。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既是要我们多读,同时也说明,读书到了一定的时候,应该动笔写。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也是一种积累。

3.背诵优秀诗文我国古人读书很讲究背诵。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