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泄泻主要由于湿盛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泄泻易反复发作,有的随个人体质、季节、地域之不同,又有各自不同的兼证。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将大便清稀如水而下者称为泻之说,现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另外,根据发病的缓急,现多分为急慢性两类。
(二)病因病机
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急慢性泄泻的发病又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急性泄泻饮食生冷不洁或受寒湿暑热,使邪客于肠胃,邪滞交阻,气机不和,胃肠的受盛和传导功能失常,致使水谷相混、清浊不分,发为泄泻。
2.慢性泄泻脾胃素弱,久病气虚,使得中焦健运衰退,食物难以消磨,宿食内停“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不能助脾熟腐水谷,完谷不化,水湿积滞泛溢肠间,均发生泄泻。
(三)临床表现
泄泻的病变部位在肠,以大便清稀为临床特征(便次增多、便质改变)。急慢性泄泻表现又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急性泄泻发病较急,便次与数量增多。如偏于寒湿,则便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脉迟,舌淡苔白滑。如偏于湿热,则所下黄糜热臭,腹痛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脉象濡数,舌质黄腻,或兼身热口渴。
2.慢性泄泻发病较缓,或由急性泄泻转变而成,每日便次较少。可有脾虚、肾虚之不同。前者面色萎黄,或神疲肢软,喜温畏寒,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脉濡软无力,舌嫩苔白。后者每于黎明之前腹中微痛,痛即泄泻,或肠鸣而不痛,每晨一次或数次,脉沉细,舌淡苔白,又称为五更泻。
(四)诊断
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状;或完谷不化。
2.常兼有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窥镜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4.需排除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五)治疗
泄泻的治疗一般可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主要是日常生活注意,应避免一些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急性泄泻,全身失水较严重时,应注意水液的补充,必要时可予以静脉补液。
2.药物治疗可针对病情适当选用抗生素,并可服用有运脾化湿作用的中成药,如黄连素等。
(六)预防
泄泻应以预防为主。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饮生水,不食生冷瓜果;居处冷暖适宜;并可结合食疗健脾益胃。对急性泄泻,患者应于每次大便后用软纸轻轻擦拭肛门并用温水清洗,以免肛门发生感染,黏膜溃破。对重度泄泻者,应注意防止津液亏损,及时补充体液。泄泻痊愈后还应注意饮食调养、精神调养和体育锻炼,防止复发。
二、点穴按摩
(一)点穴疗法
1.取穴
(1)急性泄泻取中脘、天枢、上巨虚、阴陵泉。
(2)慢性泄泻取脾俞、章门、中脘、天枢、足三里、命门、关元。
2.定位
中脘——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天枢——腹部,脐中旁开2寸。
上巨虚——犊鼻穴下6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章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中指)。
命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二)自我按摩法
1.揉小腹取坐位或仰卧位,在小腹用掌揉法按顺时针方向操作约2分钟,以温热为度。
2.按揉气海取坐位或仰卧位,掌心按揉气海约2分钟。
3.捏脊患者俯卧,他人从命门开始,捏紧脊柱部皮肤,一松一紧向上至大椎,重复操作9次。
4.推骶尾部患者俯卧,他人用掌根抵住尾骨,自下向上,推至命门穴,操作2分钟,至局部微红、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