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并称呕吐。
(二)病因病机
呕吐病位在胃,还与肝脾有关。其病机无外乎虚实两大类。实者由外邪、饮食、痰饮、郁气等邪气犯胃,致胃失和降,气逆而发;虚者由气虚、阳虚、阴虚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濡润、胃虚不降所致。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外邪犯胃邪犯胃腑,气机不利,胃失和降,水谷随逆气上出,发生呕吐。
2.饮食不节伤食滞脾,食滞内停,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呕吐。
3.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4.脾胃虚弱脾胃素虚,病后体虚,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胃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停积胃中,上逆成呕。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为脾阳虚、胃阴虚。前者为不能腐熟水谷,致寒浊内生,气逆而呕;后者因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不得润降,而成呕吐。
(三)临床表现
其主症为呕吐,具体症状不尽一致,或干呕,或无声而呕吐,或声高而呕吐,甚或呕吐如喷;或食后即吐,或良久复出,或不食干呕;或呕吐新入之食,或呕吐涎沫;呕吐之物或多或少。同时,常有闻及特殊气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寒暖失宜等诱因,并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食、反酸嘈杂等症状。
(四)诊断
1.呕吐以呕吐食物、痰涎、水液诸物,或干呕无物为主症,一日数次不等,持续或反复发作。常兼有脘腹不适,恶心纳呆,泛酸嘈杂等症。
2.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恶心欲吐之感,多由气味、饮食、情志、冷热等因素而诱发,或因服用化学药物,误食毒物而致。
3.上消化道X线检查及内窥镜检查,常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五)治疗
轻的呕吐对健康影响不大,无须治疗。重的呕吐不仅吐出大量水分,而且吐掉电解质,出现脱水和酸碱失衡的症状,必须作紧急处理。
1.禁食6~8小时轻度或中度脱水可服“口服补液盐”,多次少量服,多数病人能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如不能纠正,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血生化检验进行静脉输液矫治。
2.治疗原发病外科梗阻性疾病,应施行手术解除梗阻段。如为内科性呕吐,即应治疗原发病。
3.服用止吐药最安全最有效的药物为吗丁啉,每次每公斤体重0.3毫克,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
4.再发性呕吐在禁食期间可少量多次饮凉开水或冰水。喝温水易引起呕吐。
(六)预防
避免风寒湿之邪或秽浊之气的侵袭,避免精神刺激,避免进食腥秽之物,不可暴饮暴食,忌食生冷、辛辣、香燥之品。呕吐剧烈者应卧床休息。
二、点穴按摩
(一)点穴疗法
1.取穴内关、公孙、足三里、中脘、天枢、膈俞、膻中、太冲。
2.定位
内关——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
公孙——拇趾本节后1寸,赤白肉际处。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中指)。
中脘——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天枢——腹部,脐中旁开2寸。
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膻中——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太冲——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二)自我按摩法
1.掐揉穴位用拇指用力掐揉内关、公孙、足三里、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2.擦腹直肌将双掌置于两侧腹直肌处,由上至下行擦法,约1分钟,擦至腹部微热微红。
3.叩背法半握拳,轻叩胸3至胸12脊椎两侧膀胱经约1分钟。
4.提拿脊背患者俯卧,他人由命门穴开始,提拿脊柱两侧骶脊肌,止于大椎穴处,反复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