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编妇女生活大全
10692100000142

第142章 产褥期保健

从胎盘娩出到产妇生殖器官完全恢复,一般需要6~8周,这段时间叫做产褥期。此间母体变化很大,各个系统均在恢复正常及为适应哺乳的需要而变化。所以,认真做好产褥期保健十分必要。

(1)充分休息,适当活动。有的妇女认为,在产褥期就得好好躺着、坐着,才能把身体养好,因而很少活动;也有的认为,孩子生下来平安无事,因而产后不久便开始干重活。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全面的,应当把休息和活动结合起来,才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生下孩子的头两天,要躺在床上休息,不要干活,因为临产时产妇身体很累,又流了些血,好好休息是必要的。在卧床时要注意经常变换睡姿,以防子宫偏向一侧或后倾。产后3天就可以下地稍微活动活动,每天下地走3~4次,时间不要太长。适当的活动,既可多吃饭,又可以促进子宫收缩,排除恶露,但应以产妇不感到劳累为度。10天以后,产妇可以下地做些轻的家务,同时也要注意休息,不要过累。有的产妇在产后4~5天就开始干重活,如挑水、搬东西等,这是不妥的。因为这时子宫、阴道、骨盆底肌肉还没恢复好,长时间站立或用力过猛可产生子宫下垂、阴道脱出的现象,时间长了就会发展为子宫脱垂。

(2)产后为了早日复原,可在床上做产褥体操。产后第2~3天,做抬头、伸臂、屈腿、抬腿等动作,每天3~4次,每次6~8下;1周后再加上仰卧起坐的动作;两周后还可做四肢撑床、臀部抬举活动,可防止子宫后倾。

(3)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夏天更要注意空气流通,坚决克服捂盖过严的习惯。但应注意穿堂风,不要让风直接吹到产妇身上。

(4)注意外阴清洁,每天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或新洁尔灭液洗外阴,但不能坐浴,以防污水流入阴道。月经垫要常洗常换,月经纸要用市场上销售的名牌产品。内衣内裤也要常换。

(5)产后外阴、阴道、盆底、子宫内膜、子宫体、子宫颈均在逐渐恢复正常。一般要40~50天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产后经阴道排出的分泌物内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及黏液等,称之为恶露。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不臭,血性恶露一般持续3~7天,以后逐渐变成浆液状,两周左右变成白色或淡黄色,约3周干净。子宫恢复不良,或宫腔有残留胎盘、胎膜或感染时,恶露量增多,持续时间延长。并混有臭味。可服子宫收缩剂,如益母流浸膏10毫升,每日2~3次,消炎药物或中药生化丸等治疗。

(6)注意乳房卫生,每次哺乳前应用温开水擦净奶头,母亲洗净双手,定时哺乳,防止乳房阻塞婴儿鼻孔的呼吸。在乳头皲裂或乳管不通时,要及时处理,以防乳腺炎。

(7)注意大小便通畅,分娩后4~6个小时应起床排尿,排尿困难应采取措施,防止尿潴留。

(8)增强营养,调剂饮食。产后的饮食营养与孕期的饮食营养一样重要,因为产妇一方面自己需要营养补充怀孕和临产时的消耗,另一方面又要给孩子喂奶。所以,应多吃含有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产后第一天,产妇极度疲乏,应吃些清淡的食物,如小米粥、煮鸡蛋、清汤面等,最好不要吃油腻食品,以防发生腹泻。3~4天后,就可吃花卷、馒头、大米饭等,但还应以小咪粥、煮鸡蛋为主。还可吃豆腐、鱼、肉、青菜等,但肉类不要过多,应多喝汤,肉汤、鱼汤有下奶催奶作用。一日可吃4餐或5餐。

此外,贫血的产妇要多吃些动物的肝脏、鸡血、鸭血、菠菜等;抽筋或关节痛的产妇,要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同时也可吃点钙片、鱼肝油等。

(9)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6个小时后开始喂奶。产后在乳腺开始泌乳之前,由于静脉及淋巴管淤滞,两侧乳房增大,膨胀而坚实,有时形成硬节,这是暂时现象,一般持续1~2天乳汁开始分泌后自然消退。如果乳房过胀,感到疼痛难熬时,局部可用热水袋或毛巾做热敷或冷敷,或请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