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10691800000079

第79章 精雕细刻木成舟

——SQ3R读书法

我的读书经验是: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冯友兰(当代学者)

SQ3R是英语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五个词的缩写。SQ3R读书法是流行于英美的一种综合性读书法,它的汉语意思为:纵览、提问、阅读、复述(背诵、回忆)、复习这五个词代表了读书过程中的五个步骤。所以,SO3R读书法又叫“五步阅读法”或“五段学习法”。

SQ3R读书法是美国衣阿华大学创造的,在英美地区非常受欢迎。

所谓纵览,就是浏览。它的方法是先随意翻翻,“读书看皮,阅报观题”。首先大概地浏览一遍,尽力找出书的目的及宗旨,具体地说,就是读序言,或前言、跋、内容提要等,通过纵览,研究一下书的目录和索引。如果各章节还有提要的话,就读一下,很快决定取舍。

在纵览过程中,对正文的大小标题、图、表、照片及注解、参考文献等附加部分也要大致看一下,随着兴之所至和随意翻看,大脑就输入了多种信息,需要时,就可信手拈来,再进行精读。

提问,则是在纵览的基础上,对书中的重点及难点之处,还有相关的注释、提示等提出一些问题。这是一个独立思考研究问题的重要环节。

提问又是拓展创造思路的好方法。而好奇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前提,居里夫人说过:“强烈的好奇心是科学家的第一美德。”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也说过:“好奇心很重要,好奇才能提问。”古今中外凡有建树之人,都有强烈的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他们都是从提问开始走向发明和创造的。

洗完澡,把浴缸的塞子一拔,水就哗哗地流走,这本是司空见惯的小事,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平时善于读书提问的美国教授谢皮罗,就注意了这个现象,每次放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左旋的,为什么流水总是逆时针旋转呢?

他带着这个问题向书中请教,同时不断进行研究和试验,结果发现这种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系。这一重大发现为解决台风的方向问题提出了理论依据。

可见,提问是SQ3R读书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能使读书成为目的,明确思维活动。

下一步,阅读就是指带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阅读。如果一本书只是读一遍,就会像雷阵雨那样雨过地皮湿;而多次重复阅读,则如同春雨润大地,使人得到更多的知识甘霖。

阅读的方法有多种,如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测性阅读、评论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等,在众多阅读方法中,我们提倡利用精读的方式。

精读是纵览的深入。我们在精读时,对不懂的知识要点、术语、词语等要搞清其准确意义,对重点段落、篇首、篇尾的关键性文字尤应引起注意,同时做些读书笔记以加深理解。

精读“好像牛吃东西似的,吃了以后再吐出来,慢慢反刍、清化”。在纵览、提问的基础上,利用精读,可以培养钻研、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也为今后的独立研究奠定基础。

古人说:“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就是对精读的重要性进行的高度评价。

作家碧野说过:“读书的方法,一般说,首先精读,了解书中梗概和中心内容;然后细读细嚼慢咽,在精彩处划上记号,最后精读,专心把精彩的部分再三琢磨,消化成为自己的血液。”这就是说,读一部书,应先纵览一遍,然后提出问题,再对逐章逐节反复阅读,经过思考,找出重点,记下疑点,然后反复推敲明确其中道理。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把这种阅读方法喻为剥皮、剔肉、见髓。他说“初读时,把有体会地方用红笔抹出;再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青笔抹出;以后又用黄笔抹出,三四番后,又用黑笔抹出。”

这样做的目的是:渐渐向里寻找到那精美处。经过细心体会,深入理解,就会收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效果。

阅读可以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心里水平的提高,对整个读书过程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阅读能促进人的注意品质、意志品质及高级感情的发展,养成不断追求新知识的自学习惯,具有发展作用。

其次,在阅读中,能吸取知识和营养,开拓视野,使思维更具体,更充实,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新的问题提供依据。

再次,通过阅读可获得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认识成果,对于人们形成科学世界观,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都具有重要作用。

阅读时,还要注意发现和总结一些常有规律性的特点,对于精新的篇章段落要能够背诵。

背诵,又叫复述或回忆。背书是很有用的,司马光在谈到背书的重要性时说:“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得也是这个道理。背诵是巩固读书效果的可靠方法,也是古今学者自学成功的一个诀窍。

据说三国时期,西川名士张松来到许都,曹丞相府主簿杨修拿出曹操的新作《孟德新书》以示炫耀。张松将书看了一遍,于是笑了笑,说此书是古时无名氏所作,在西川,就连小儿都能倒背如流,说罢从头至尾一字不漏地背诵一遍。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暗想:“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于是便将此书烧掉了。其实张松并不知道这本书,只是借着刚才阅读的机会,把这部书背下来而已。

数学家苏步青年轻时背过《左传》等文史书籍,对他后来的治学有很大的帮助,老作家巴金年轻时能背许多中外名著的章节,茅盾会背的书就更多了;桥梁学家茅以升八十三岁时,仍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之后一百位准确数值。马克思到了晚年,仍能大段地背诵歌德、莎士比亚、但丁等人的作品。

古人说过:“读书能够背诵,确是受用无穷。”其益处概括起来有三点:

第一点是能锻炼记忆能力。经常背诵,能使记忆力越用越强。第二点是能加强理解,通过背诵,能够全面理解,直到融会贯通。第三点是可把熟读成诵的书变成自己的东西。思考问题时,容易思绪联翩,提笔写作时运用自如。

一位教师说过:“背诵给我的写作和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使我能纵横联系,左右逢源。”

背诵的另一点好处是,可以利用一切时间去思考,它不局限于走路、干活、休息,都可默诵其文,深思其义,并和有关问题联系起来,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总之,背诵(或复述、回忆)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背诵要抓住主要东西,不要盲目地死记硬背。

复习是SQ3R读书法的最后一步。在读书过程中,通过复习,能进一步消化、巩固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发现和弥补学习中的不足,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网络化,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可加强记忆,发展思维能力,对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没有复习,就等于没有学习。

复习的作用是,第一可以释疑;第二可以加深理解;第三可以巩固记忆。复习的意义不仅在于不使遗忘,还可以通过复习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果能经常复习知识要点,就会有一定的思路和对问题的基本理解,在此基础上能拿出自己的判断、推理、结论形成自己的理论知识。

可见,复习是SQ3R读书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那么,在读书中,怎样使用SQ3R读书法呢?

其一是选书。结合自己的专业与特长去选读一些有关书籍。记住要读这本书的目的,如果这本书不适合你的目的或难易程度不合适,那就去另外找一本好的书。

其二是选好书后,在纵览之后能提出问题。把所碰到的和想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启发你,迫使你思考,并调动已掌握的知识,对所学知识要学会批判性和反问,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其三是在读书时,要经常翻到前边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某些论点。做到经常复习。读书时,哪怕只复习几分钟,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总而言之,SQ3R读书法中每一步骤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你所学习的各个学科和专业。虽然各学科的学习目的和方法不同,但在原则上,SQ3R读书法适用于任何学习领域。

一根木头得志能行船,而SQ3R读书法则是加工木头的工具。用它精雕细刻木成舟,扬帆在知识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