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10691800000080

第80章 全面掌握文献内容

——全息读书法

人一旦学会了使用书籍,书籍便产生了巨大作用。

——勃洛克

全息读书法是一种全面掌握文献内容的阅读方法。适用于专业图书和工具类图书的阅读与学习。一般来说,非小说类作品的作者写书就像演讲一样:序言,告诉人们将要讲述的内容;每个章节,通常用相似的方式写成,章节的题目和第一段或开头几个段落点明主题,整个章节会将其扩展;最后以概述作结。如果一本书有小标题,小标题同样会有帮助作用。许多书还有其他线索,有彩色图画的,就要浏览一下图画和图片说明,有助于理解全文。全息阅读法就是对一书的全面信息进行阅读,不仅要了解本书的正文内容,同时还要了解隐藏在本书背后的许多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翻检题录和文摘。题录和文摘是一书的总的概要。阅读了这些内容,一书的全貌就有了概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阅读原文就会有的放矢。

扫描目次和小标题。如果目次比较简略,可适当扫描文献中的各个小标题。小标题是每一章节的概述,了解了小标题,对本章所要讲述的内容即有了初步的了解。

注意题跋。阅读题跋,有助于弄清楚该文献的取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古人的遗训,它告诉我们勤学苦读是求学之道。但是从效果上看,苦读和巧学应该结合。就说读书吧,要读得好,少走弯路,就必须有向导,这向导就是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序跋。读书先读这些内容,就像在书山里跋涉有了向导。

序,通常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前面,包括作者写的自序和请别人写的序。写序的目的和作用是向读者交代和这部作品有关的一些问题,如介绍书的内容,评论书的长短,交待作者生平、成书的原因、目的和过程。序文短小精悍,文情并茂,体裁多样。读序不但给读者以读书的多方面启示,而且可以让读者享受到正文中所不一定有的文学艺术之美。

跋,有“足后”的意思,引申为书后的文字。跋实际上是后序,放在文章或书的后面。它主要是评述正文的内容或给正文作些补充说明。所以读书要先读序和跋,以对文章或书有全面的了解。否则,就像游览名山盛景却没有导游一样,会因遗留景观、领略不到盛景内涵而产生不能尽兴的遗憾。

世纪老人巴金在《序跋集》再序中说:“我过去写前言、后记有两种想法:一是向读者宣传甚至灌输我的思想;二是把读者当做朋友和熟人,让他们看见我家究竟准备了什么,他们可以考虑要不要进来坐坐。所以头几年我常常在序、跋上面费工夫。”从老作家的这番话里,我们不难看到,序、跋虽篇幅短小,却有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难怪即使是一位普通的作者,书成之后也要请行家名家写篇序文。既然序、跋的价值、作用非同一般,那么,我们读书就千万不要忘记读序和跋,并以此作为我们有效读书的向导。

研读凡例。非小说类图书尤其是工具书类图书在凡例里,给出了一书的编排体例、收录范围、收录原则、检索方法等等。掌握了这些内容,能使你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和精力。例如:《世界名胜词典》凡例里,首先说明本词典收世界各国各地区名胜古迹近3000条,包括山、水、湖、泉、岩洞、园林、宫殿、寺庙、亭台、塔桥、陵墓等等,读者一看便知哪些内容在本词典里能找到,哪些内容没收录,节约了许多查找时间。

了解附录。附录是一书后所附的内容。包括年表、大事记等与该文献有关的信息,附录同时也从侧面判断文献在其他方面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历史、人物、事件的真相等等都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阅读正文。浏览文摘、题录、序跋,研读凡例、附录,实际上都是为阅读正文、深入透彻地理解正文打基础的。打个比方,如果把文摘、序跋等当做血脉,书的正文、书中的论述就是生命。只有将血脉与生命结合起来,肌体才会有生气。正文与其他结合起来,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使用全息读书法除了要阅读上述图书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之外,还要注意如下隐含的信息。按图索骥。按照文献中的图片、图纸、线路、流程以及符号来学习本专业知识。

接触评介。评介性的文章,不仅反映评介者对文献的综合研究和分析以及全面的介绍和阐述,而且提出评介者的见解,指出问题所在或精华所在。接触评介性文章,可以提高认识水平,也可以了解哪些是基本文献,哪些是无关紧要的文献。

一篇好的书评,常常是读书的路标。读书和读书评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

其一,先读书评后读书。因为读了书评之后,对书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我们可以有目的的去读书,或者使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读书就深入得多了;

其二,先读书后读书评,这是对我们读书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再学习。读书评就可以发现:为什么人家体会的自己却没有感触?为什么人家分析得那么透彻,自己的认识却显得肤浅?这就能找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使读书更深一步。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也就是他针对《哥达纲领》写的评论。假如我们先读了《哥达纲领》,对它的错误还不清楚的话,读一读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那精湛的论述,深刻的分析,严密的逻辑性,会使人茅塞顿开。

毫无疑问,书评也会有优劣之分,有些书评言不由衷,只知溢美,忽略书评的根本性质,这样的书评我们并不提倡读。我们提倡读言之有物、有分析、有见地的书评。把读书与读该书的评论结合起来,这是使用全息读书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息读书法就是一种治学的利器,善于利用正文以外的信息,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比漫无边际地读书要省时省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