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10691800000037

第37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单打一读书法

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宋代文学家)

“单打一”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意思是集中力量做一件事或只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而不管其他方面。其实?熏这句普通的俗语还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

很多人读书时都可能有过这样的坏习惯,看书一遇到困难,就不想再读了,于是,又拿起另一本,遇到难题时又放下,结果没有一本书能读深读透,弄的一知半解,知识残缺不全。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闵恩泽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后来他找有经验的长辈推荐了一本好书,下决心把它看懂吃透,其后又找到其他书籍中有特色的章节来读。这样,他吃透一本,再看其他,学习的效果大为提高。

著名科学家陈念贻也有过同样的经验。他年轻时为了报考大学,决定突击自修英语。这个主攻目标确定后,他就将房间里其他书籍都封存起来,只剩下英文书一种,整天手不释卷,捧着英文书啃读,使自己完全进入英文的“境界”中,不受其他书的任何干扰。第一天,他只记住了八个单词,到第二天早晨复习时发现已忘掉了三个。第二天仍然没有记住几个。但他毫不气馁,继续埋头攻读,坚持了一个星期之后,开始掌握了英文记忆的规律,一天能记住二十多个单词。一个月后每天能记五十余个,两个月掌握了四五千个单词,基本能阅读英文版的《读者文摘》了。

陈念贻不仅“单打一”地读英文书,而且还套用小的“单打一”——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后,他又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专攻英文语法和英文写作练习。接着,又专门用了一段时间强行背诵了五百句英语范文。结果,他总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把英文攻下来了,并能用英文写出漂亮的文章。此后,陈念贻又用这种读书方法,攻下德、法、日、俄四门外语,还攻克了代数、三角和解析几何等难关。

这样,每一个时期集中学一门,每一门里有精读重点书,便给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为知识的系统化创造了条件。

青年工人张隆溪,经过多年的刻苦自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大英国文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中成绩显著。《读书》杂志上专辟有《现代外国文论略览》一栏,由他作撰稿人。张隆溪在读书时,曾碰到一个问题:从建立知识结构的需要看,学习重点不止一个。那么,是在同一个时期左右开弓、四面开花好呢,还是一个时期一个中心,各个击破更好?

经过反复尝试、比较,张隆溪采取了抓住中心,逐个击破的单打一的方法。比如,他在一个时期里集中读西方文学史,就把有关各种书籍尽可能借到,进行比较、挑选。从中选出有价值的书进行精读。在阅读中碰到要进一步了解的新问题,就再去选一些书,由此步步深入。“单打一”读书方法,多半应用于应急性质的读书学习。譬如,在期中、期末考试接近或者某一学科学得较差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应用。其最大效能就是有利于单科积累,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但是,我们并不提倡任何学科都运用“单打一”的读书方法。

兵法讲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单打一读书方法也是这个道理,就是集中精力打一次图书的“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