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099

第99章 草船借箭的故事

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都很重视气象气候条件对作战的影响,善于利用气象条件往往能够改变战局。三国时期,就曾有一位善于利用气象条件作战的军事家,他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动孙刘联盟建立,共同对抗曹操,他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可是东吴周瑜却对诸葛亮非常嫉妒,他害怕诸葛亮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一直想找个机会陷害诸葛亮。

恰好,当时孙刘联军缺少军费,连弓箭都供给不上。周瑜就故意亲切地对诸葛亮说:“诸葛军师,我早听说你才智过人,现在有个难题要请你帮忙解决一下。”诸葛亮自然看出了周瑜的用意,但他不露声色地回答:“将军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只管吩咐便是。”

周瑜哈哈一笑:“那就好说了,请军师为我们孙刘联军筹集10万枝箭,期限嘛,就定在10日之后如何?”周瑜心想诸葛亮这回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可诸葛亮却轻松地笑道:“没问题,这件事交给我办,将军尽可放心。”

周瑜狐疑地问:“军师可愿立下军令状吗?”诸葛亮仍然点头应允,还主动提出把10天期限改成3天,如果耽误愿受军法处置。周瑜看着诸葛亮离去的背影,不由连连冷笑,在他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内造出10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

周瑜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并没有用这3天时间老老实实地督促工匠打造利箭,而是用两天时间准备了20只船,在船上放满稻草人,再用青布遮盖船舱。

到了第三天晚上,诸葛亮见江面上雾气蒙蒙,视野不清,便吩咐士兵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在接近曹操水寨的时候,诸葛亮又教士兵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接着让大家擂鼓呐喊,制造出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

曹军一见,非常吃惊,可碍于江上雾气深锁,害怕诸葛亮有什么埋伏,不敢轻易出战,只叫近万名弓箭手不停地向江中射箭。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船上的草人上。诸葛亮估计箭枝早已时过境迁,超过了十万,便号令士兵一起大喊:“多谢曹丞相赐箭!”然后,便从容地调转方向,回营去了。当曹操得知实情后,早已时过境迁,追悔不及。

诸葛亮将所获箭枝全部上缴给周瑜,周瑜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待诸葛亮离去后,周瑜无力地跌坐在座椅上,悲叹道:“这世界上已经有我周瑜这样一个人物了,何必还要生出诸葛亮这个天才,想来我这一生,是不可能在诸葛亮的压制下显露光彩了。”

“草船借箭”的计划得以成功,与诸葛亮深谙气象学知识大有关系。一方面,诸葛亮非常了解雾的形成条件,就是要求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同时要求风力微弱,大气层较稳定;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江南气候条件也很熟悉,在他接受命令时,正处在晴朗少云的深秋季节,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下降很多,空气极易达到饱和而使多余水汽凝结,而且长江又为大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诸葛亮料定3日之后必会出现大雾,因此才定下借雾出击,让曹军分不清真伪,从而达到“借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