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场战役书写了大战的转折点,那就是著名的诺曼底登陆。而它的成功还得归功于盟军在战前的准备工作。
1943年,英国和美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决定在1944年5月对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对于登陆地点,盟军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因为登陆地点首先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而且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附近最好还要有大港口。后来盟军提出了3个目标地点: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经过反复思考、比较,盟军舍弃了地形狭窄的康坦丁半岛和德军防御力量最强的加莱,决定从诺曼底展开行动。
登陆地点确定后,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盟军面前,那就是何时才是登陆的最佳时机。最初,盟军将登陆日定在6月初,但对于具体的日期和时刻则始终不能达成共识。陆军要求在涨潮时上陆,以减少部队暴露在海滩上的时间,避免在登陆时即遭到德军的打击;而海军则希望在落潮时上陆,以便尽量减少登陆艇遭到障碍物的破坏;但空军又要求登陆日那天天气晴朗,能见度好,便于空降部队识别地面目标。考虑到各方面的这些要求,盟军最终选择在6月6日早上凌晨2时正式开始行动。
当日,盟军首先以3个伞兵师在德军后方空降,接着空军猛烈轰炸,而就在此时,盟军装载登陆部队的潜艇,突然出现在诺曼底半岛地区,令德军大吃一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登陆部队来得这么快。清晨6时半,第一批部队已登上滩头,接着,约有15.6万人在当天登陆,一举击溃了希特勒坚固的诺曼底防线。
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因素当然有很多方面,但盟军充分考虑到月光与潮汐等地理要素,才使得诺曼底登陆取得了成功。
盟军选择进攻日的依据是:最好是一个满月之夜,同时乘船渡海的部队也能遇到一次涨潮。这样渡海的难度就能大大降低,可以轻易地越过德军设下的重重障碍,而不必踩过这些障碍走上岸去,而空降兵也能依靠满月提高能见度。
盟军最终确定的1944年6月6日,月相上是“望”,当夜皓月当空,正符合空降部队的要求。而且此时正是大西洋出现大潮的时候。当大西洋出现大潮时,表层海水因涨潮而向大洋中心流动,而大洋中心的海水就必然下沉,从而形成下沉海流;下沉海流至深层又向岸流,正可满足海军的需要。如此一来,盟军便可用潜艇装载军队,从英国开始下沉入海,然后关闭发动机,利用深层向岸海流为动力,避开海上德军军舰和海下寻热系统,顺利到达诺曼底半岛地区,再悄然浮出水面,给德军当头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