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082

第82章 病床上得来的“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学说是地质学上的大发现,它科学地解释了从古至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过程,开创了地质学的新时代,而它的发明者是德国的一位气象学家魏格纳。

1910年,年轻的魏格纳因为一场疾病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的他,在百无聊赖中开始观察挂在墙上的一张世界地图。谁知这张地图竟改变了他的一生。当时,他感觉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拼合在一起。魏格纳想如果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大陆。后来,魏格纳把南美洲跟非洲的轮廓做了仔细的比较,清楚地看到远远深入大西洋南部的巴西的凸出部分,正好可以嵌入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凹进部分。这简直太奇妙了!魏格纳一下子从病床上坐起来。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有些匪夷所思的概念: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到后来在复杂的地质作用下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这个奇妙的概念产生以后,魏格纳的精神振作起来,之前缠绕他许久的疾病仿佛也一扫而光了。他立即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家搜集这方面的地质资料,以验证自己的设想。他细察了大西洋两岸的山系和地层,发现在它们之间处处都能连接起来:非洲南端的开普敦山脉可以与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连接,挪威和苏格兰的山系也能与北大西洋对岸的呵巴拉契亚山系北段衔接……此外,印度与马达加斯加岛、非洲之间的地层构造,南极洲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地层构造,都可以找出互相对应的关系。

后来魏格纳又吸收了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研究成果,证实在远隔重洋的大西洋两岸,有许多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他穷搜博览,多方查证,获得了多方面的证据之后,将自己的学说写成《海陆的起源》,于1915年出版问世。在这本书里,魏格纳阐述了古代大陆原来是联合在一起、后来由于大陆漂移而分开,分开的大陆之间出现了海洋的观点。

魏格纳这一“石破天惊”的观点立刻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可他却没能得到预期的支持,很多人因为他是气象学家而非地质学家,就对他的研究成果横加怀疑,说他是异想天开的疯子。尽管如此,魏格纳依然坚信自己的研究成果是科学的,为了让人们接受自己的理论,他战胜重重困难,数次带领探险队深入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做深入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最终,魏格纳在暴风雪袭击下不幸离世,他的遗体在第二年夏天才被发现。

魏格纳去世后,大陆漂移说又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直到20世纪60年代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提出之后,大陆漂移说才在新的科学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含义,又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大陆漂移说已逐步为世界科学界所承认,魏格纳的研究成果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承认。

看完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我们不仅要问,板块运动的动力究竟是什么。这就得往地壳下面看看了。相对于刚性地壳,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在海洋下面,这层“较流层”是从大约60千米的深度开始的,而在大陆下面,则是从120千米的深处开始的。在“软流层”中,下面的热物质从下向上升,然后扩散并冷却,最后成为比较致密的物质,并逐渐下沉,构成了一个回环往复的环流。在这个环流系统中,地幔上部的地壳表皮被从热的上升区带到较冷的下沉区,成为板块运动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