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006

第6章 难倒孔夫子的“辩日”问题

孔夫子,也就是孔丘,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当时人们心目中最有智慧的人,大家都尊称他为孔子或孔夫子。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有一天,孔夫子会被鲁国两个小孩的问题给难住了。

当时,孔夫子正准备出门讲学,在半路上,看见两个小孩正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孔夫子便上前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事争执啊?”

两个小孩争先恐后地告诉孔夫子,他们正在争论早晨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哪一个离人们更近。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早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我们比较近,中午的时候离我们比较远。因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看起来有马车的车篷那么大,可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就只有盘子那么小了。”

孔夫子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但还没等他点头称是,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说:“早晨太阳出来时一点都不热,想在早上出门玩还得加件衣服呢,可是到了中午却会觉得越来越热,不把外衣脱掉就会觉得热得难受,这难道不是因为早晨太阳离我们远才觉得凉,中午太阳离我们近才觉得热吗?”

孔夫子一听也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这下,两个小孩不高兴了,各拉着孔夫子的一只衣袖说:“孔大人,您说说看,我们到底谁说得有道理呀!”

孔夫子皱紧了眉头,想了又想,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带着这个难题惭愧地离开了这两个孩子。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早已揭开了这道难倒孔夫子的“辩日”问题的谜底:早晨太阳确实离我们稍远一点,中午的则稍近一些,而这个差距约等于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千米)。不过,这段距离相对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来说,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早上和中午的太阳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样远的,对观察早晨和中午太阳的大小来说也不起多大影响。至于我们觉得早晨的太阳看起来大一些,中午的太阳小一些,则是视觉造成的误差现象。我们都知道同一个物体如果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太阳也是同样,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时,在近地面物体的对比下,就会显得大一些;而中午的太阳孤零零地悬在空旷的天空中,周围没有别的参照物,看上去就会显得小一些。

同样,早晨和中午太阳与地球距离的远近也不会影响到地面温度的变化。这是因为太阳对地面温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太阳的高度角。每天从清晨太阳升起开始,太阳的高度角愈来愈大,越到中午就越接近于直射,经过大气损失的太阳辐射就越少,单位地面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温度就会越高。所以,我们在中午会觉得比早晨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