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005

第5章 杞人“瞎操心”

杞人忧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典故。说起这个典故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呢。

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他忽而望着天空,发现星辰在无限高远的天空中漂浮着,就担心天会崩塌下来砸了他的脑袋;忽而看着地面,不知道地下有什么东西支撑,整天担心地会陷落下去。诸如此类的事情困扰着他,让他越想越害怕,整天忧心忡忡,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家里人无论怎么劝说都不能解开他的心结,便请当地一位有名的智者来开导他。

这位智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个忧郁的杞国人一见到智者,便急切地问:“大师,请问这天到底会不会塌下来呢?”

智者摇摇头说:“当然不会。天只是一团积聚起来的气体,你在里面呼吸、生活,没有一个地方不充满这种气体,你又何必担心它会掉下来呢?”

这个杞国人半信半疑地问:“如果天真的只是一股气体,那它怎样承受日月星辰的重量呢?那些太阳、月亮和星星会不会掉下来呢?”

“不会,不会!”智者回答,“太阳、月亮、星星也不过是气体中会发光的物质,就是掉下来,也不会伤人的。你尽管放心。”

杞国人紧锁的眉头略微舒解开来,他又问道:“那么我们脚踩的地面会不会陷落下去呢?”

智者说道:“也不会的。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到处都塞满了这样的土块,你在上面东走西跑,蹦蹦跳跳,根本不必担心它会塌陷下去。”

杞国人听了,心里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件事传开来,人们便用“杞人忧天”来形容某些人担心根本不用担心的事情,还把杞人忧天当成了一个笑话传播至今。

对于天和地的形成过程,科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宇宙大爆炸后形成无数的气团,其中较重的尘埃物质因为引力作用或碰撞作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星球的核心,而较轻的物质则覆盖在星球上面,最轻的物质形成了大气。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就是经过这样的过程而诞生的。

我们所看到的“蓝天”,其实只是太阳的光线在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结果。而日月星辰并非镶嵌在蓝天上,而是稀疏地分布于茫茫宇宙之中。

由于古人不懂得这些科学道理,所以才会出现类似“杞人忧天”这样的疑惑。但这些疑惑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从古至今,小行星、彗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并不鲜见,这已引起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当然我们也不至于像杞国人那样整天忧心忡忡,以至于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已掌握了天体飞来撞击行星的规律,如果将来某一天真的有天体撞击地球,人类也会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改变小天体的运行轨道,以确保地球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