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034

第34章 会变色的尼罗河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全长6670千米,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尼罗河下游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埃及文明就孕育于此。埃及人民把尼罗河当做自己的母亲河,对它寄予了无限的赞美和热爱。

然而尼罗河却并不总像母亲一样温柔可亲。它像时钟运转一样,每年7月,上游地区暴雨猛降,山洪暴发,浑浊的河水,自南向北倾泻而下;到了9月,河水吞没了全部谷地,使大河两岸形成一片汪洋沼泽,这就是尼罗河的泛滥;这场泛滥要一直持续到10月底,在雨季结束后,河水才会逐渐下降。对于这种自然现象,埃及人民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知道河水泛滥期间会从上游携带来一层层肥沃土壤,那是谷物生长的天然肥料,给来年丰收带来了希望。

关于尼罗河泛滥,埃及人有一个十分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埃及有一位美丽的女神,名叫伊兹斯,她和丈夫乌兹利斯相亲相爱。可惜好景不长,乌兹利斯在一次战争中不幸遭难身亡,失去伴侣的伊兹斯心如刀割,她来到尼罗河边,失声痛哭,伤心的眼泪一串串掉到尼罗河里,尼罗河顿时波涛激荡,河水猛涨,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水也变成了淡绿色,顷刻间吞没了两岸大片沙地。后来伊兹斯越哭越伤心,哭出了血泪,于是尼罗河水又变成了令人心碎的红褐色。

根据这个传说,每当6月17日或18日,埃及人见到平静而温柔的尼罗河水开始变成淡绿色,就知道一年一度的河水泛滥将要来临。这时,人们会及时迁高避洪,并按照传统习俗,举行被称为“落泪夜”的活动,以纪念这位伤心的女神伊兹斯。活动开始时,首先由一名祭司把伊兹斯女神的木雕像恭恭敬敬地放在岸边,接着从年迈的老人到几岁的儿童都要向雕像低头以示敬意。接着,祭司高诵祷词,以求吉祥幸福,同时感谢尼罗河赐予埃及人民的种种恩典。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有关,当印度洋季风将云层吹过埃塞俄比亚高原时,就会形成降雨,而使流经这里的尼罗河水流量增加,再加上苏丹北部山谷的水道十分狭窄,所以便会经常出现决堤泛滥的情况。

至于河水颜色的变化则是由于河水泛滥时,上游杂带着漂浮的苇草等物流经,于是水色呈现淡绿色。其后随着水量的剧增,又会携带大量泥沙使尼罗河呈现出一片红褐色,其中以9月份的河水最红。到了11月,水位下降,红褐色会渐渐消失,尼罗河又会回到最初清澈见底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