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033

第33章 喷发毒气的尼奥斯湖

位于非洲中部的喀麦隆高原,本是一个风景美丽、自然资源富饶的地方,然而,一场令人意想不到的灾难让这里成了人们心中的不祥之地。

这场灾难发生在1986年8月21日夜间,当时,在尼奥斯湖畔一个名叫加姆尼奥的小村庄里,人们正在甜美的梦乡中沉睡,突然一声巨响划破了长空。被惊醒的人们正准备出门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没走几步就感到一阵窒息,接着便倒在地上。

第二天清晨,几个幸存者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却惊恐地发现原本清澈的尼奥斯湖竟然变成了一片令人触目惊心的血红色,草丛里到处躺着死去的牲畜和野兽。本来热热闹闹的小村子此时也变得寂静无声,幸存者急忙冲进屋里探个究竟,却只见到一幕幕凄惨的景象,只见那些前一天还在正常劳动、有说有笑的人们此刻都变成了一具具僵硬的尸体。

幸存者们悲痛欲绝。这时,附近几个村落的人们闻讯前来救援,幸存者便将整个惨案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向他们描述了一番。原来伴随着昨晚巨响的,还有一股幽灵般的圆柱形蒸汽,它从湖中喷出,在湖水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后来,这股蒸汽夹着使人窒息的恶臭被一阵大风推向山谷中的小镇、村庄,夺去了近2000人的性命,由于加姆尼奥村靠尼奥斯湖最近,受灾也最为严重。全村650名居民中,仅有6人幸存。

这个惨痛的灾难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喀麦隆总统比亚宣布8月30日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这次灾祸中的遇难者。

酿成这次严重灾难的原因和尼奥斯湖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尼奥斯湖实际上是一个火山口湖,仍处于火山活动带。湖底有许多地下喷泉,其中有些是含碳酸盐较高的碳酸钠泉。地球内部的二氧化碳沿地壳裂隙缓缓上升时,在碳酸钠的作用下溶解于地下水,又通过湖底的碳酸钠泉进入尼奥斯湖,并积聚在湖底。湖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越聚越浓,使得尼奥斯湖成了一颗“定时炸弹”,只要当地环境稍有变动,如气压变化或地壳震动等,就会引爆这颗“定时炸弹”,将二氧化碳从湖中大量排出。

二氧化碳的比重大于空气,因此当湖中气体喷出后,二氧化碳就会积聚在地面附近,弥散在山谷之中。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一定限量时,人、畜及动物就会严重缺氧,甚至窒息致死。这就是尼奥斯湖惨案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