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10684800000026

第26章 喊出来的泉水

在我国广西桂林兴安县白石乡,有一处特殊的泉水,被人们称为“喊泉”。当口渴的人们来到喊泉边,大喊一声,清澈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那清凉甘甜的泉水喝上一口真是沁人心脾。更奇怪的是,喊泉涌出的水量还会随声音的高低而有所变化,喊叫的声音大、时间长,涌出的泉水就多。

关于喊泉,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美好的传说。很久以前,这一带爆发了严重的旱灾,整整一年滴水未降,河流、水井全部干涸。干渴折磨着人们,乡亲们不得不背上竹筒,到很远的地方带回一点饮水。这其中有一个叫大成的青年,为了让自己年迈多病的母亲喝上一口水,他每天都早出晚归到处跋涉。只要找到一点水,大成就赶紧把它带回来献给母亲,哪怕自己渴得喉咙起火,也不肯先喝上一口。

这天傍晚,大成从几十里外的地方背回了一竹筒水。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他心急如焚,大步流星地向家里赶去。可当他翻越一个小山坡时,不小心被岩石绊了一下,摔倒在地,而他背在背上的竹筒也跌落到地上,里面的水洒了一地。

大成伤心极了,他无力地靠在岩石上,悲哀地喊叫起来:“老天爷啊!你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们母子!”话音刚落,大成就听见身边发出了“汩汩”的流水声。寻声望去,大成简直惊呆了,只见身旁这块岩石的缝隙里,竟然流出了一小股清澈的泉水。大成赶忙拿起竹筒,接了满满的一筒,又跪下来对着泉水拜了几拜。说来奇怪,泉水仿佛有灵性似的,知道大成接满了水,就不再涌出。

回到家后,大成便把山上有“神泉”的事情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来到山坡上,喊上一声“老天爷,赏口水吧”,泉水就从石头的裂缝处汩汩地流了出来,开始只像屋檐滴水般大小,后来就越流越大,装满了盆,装满了桶。等乡亲们接完水,泉水又自动断流了。有了这神奇的喊泉,乡亲们再也不用费力去找水了。

喊泉的名声越来越大。没过多久,当地的一个恶霸财主也听说了这件事,他立刻派了几个家丁上山,把守在喊泉四周,不让乡亲们接水。财主自己手拿一根金拐杖,得意地敲敲那块岩石,大声说:“老爷我来接水了,赶紧给我放水!”谁知连喊几声,泉水却不见踪影。财主非常生气,又叫自己的手下一个个叫喊一番,但喊泉就是滴水不冒。

财主又羞又恼,命打手把大成抓了来,威逼他向喊泉求水,否则就要把他和母亲赶出家园。大成无可奈何,只好违心地跪在岩石前,喊道:“老天呀,财主大人想要一碗水,请给他一碗水吧!”话刚说完,泉水马上就流了出来。财主眉开眼笑,用随身携带的小金碗接满一碗,喝了一大口。没想到那泉水变得又苦又涩,无法下咽。财主气得暴跳如雷,但却拿这通灵性的泉水毫无办法,最后只得带着手下灰溜溜地离开了。

现实中的喊泉并没有故事中描绘的这样能辨善恶、通灵性,它其实也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喊泉也不是绝无仅有的,单单在广西,就有好几处这样的喊泉。这类喊泉一般分布在岩溶区,进水口和出水口都很小。当出水口后面的储水池注满水后,受到外面空气的压迫,泉水就不易流出。当人们在出水口附近叫喊或是发出别的声音后,声波振动冲击了出水口,改变了泉水固有的平衡,泉水就会流溢出来。待振动声响停止一定时间之后,出水口又会恢复原状,泉水也就停止了涌出。如果储水池的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由于雨季和旱季水量悬殊,那么就会形成季节性的间歇喊泉。假如储水池的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那么喊泉现象就会终年存在。

另外,在有些地方,喊泉可能还与水生生物的活动有关。当人们在喊泉附近发出叫声时,泉洞中的水生动物受到惊动,激起水波,使储水池的水面受到压力,引发虹吸现象,也会形成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