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六十大诀笔
10682700000042

第42章 情字诀

——蒋介石为人颇为蛮横专断,却总是要靠打感情牌拉近和他人的关系,为自己的下一步行动铺路。可以说越善于在表面流露情感,用情感铺路的人,内心就越是冷漠无情。

◎亲躬下膝,细微之处显慈悲

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除了自身的能力的手腕等,更为重要的就是人心和自己的声誉。每一个成功者在表面上都不会是一个高傲自私的冷面人,恰恰相反,越是成功的人,给人的感觉越是温和,尤其是越是高高在上的人越懂得亲躬下膝,细微之处显慈悲。下属就会因此而感动,把自己的信任和支持都送了出去。

在奋斗的路上,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达到终点的时候,很多时候要借助各种各样的人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所以我们要能够获得人心,而获得人心也有很多手段,金钱固然好用,可是时间长了,建立在金钱上的利益关系很容易破裂,所以金钱建立的人际关系是很不稳定的,最为稳定的应该是人的感情,所以真正的人际高手懂得靠打感情牌拉近和他人的关系,为自己的下一步行动铺路。

感情作为人的联系往往具有稳定性,但是往往也是最难建立的,所以如果你想要成功,那么用感情笼络人就是你不可逃避的必修课。用感情笼络人心是一门哲学,做不会很容易变成虚情假意,往往得不偿失,最好的感情联系人就是细微之处的关心,它比起堂而皇之的关心,更加自然,而使人感到是真情流露。这往往更能激起别人的感动,从而衷心拥护自己。

细微之处更能显出人的性格和待人处事,很多人之所以肯为你卖命和冒险并不单纯因为你许诺了什么,而是就是因为受到乐你的重视,感受到你的亲切。所以我们要学会故意表现出尊重他人,在细微之处显示自己的关怀,这是笼络人心的一个高招。

蒋介石为了安全起见,只任用同乡担任自己身边亲近的职务。特别是非常重要的侍卫工作,他都是交给同乡沾亲带故的表亲。在身边做事的亲戚,虽然经常接触最高当权者,但地位低下,眼看别人一个个升官,自己10来年里还是侍卫,他们心里总是不太安心。不过,蒋介石对这批人当然有其笼络的办法,那就是在经济上,对身边人非法敛财,争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追究,不堵财路,让其发财,但不让他们在政治上处于显赫位置。蒋介石攫取最高权力后,对自己的生活小节要求比较严格,平时的生活也比较简朴。对于官员的贪污行为,他常给予严厉的处罚。但对于身边谋事之人的贪污受贿行为,则往往是责骂而已,并不会实施真正严厉的惩罚。

如果要用感情笼络人心,就一定要注意细微之处显真情,细微之处往往是人内心最为脆弱和柔弱的地方,比较好进攻,所以只要成功突击了这个部分,你就能成功掳获对方的心和无条件的支持。

◎让情谊为利益开道

情谊和利益,是一对高度矛盾的结合体,然而情谊和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密不可分的,情谊往往更为稳定,更为持久,而利益却是转瞬即逝的。蒋介石控制武将的招术主要就是,感情笼络加上强力监控。先以情谊笼络人心,让属下为自己卖命,之后再视自己所获得的利益,来决定是继续以情相待,还是翻脸不认人。

1948年,国民党在东北的失败已经初露端倪,1949年辽沈大决战,蒋家军惨败,蒋介石被迫放弃东北。在此之前,杜聿明已经被蒋介石调到中原,担任徐州“剿匪”总部中将副总司令,后又兼任郑州指挥部主任,参与指挥在淮海的国民党军队同中共军队大决战。

淮海之战,是蒋家王朝的生死之战。杜聿明军功显赫,而且没有任何背叛蒋介石的迹象,深得蒋的信任,因此,蒋介石把指挥这一大决战的重任交给了杜聿明。在此危重关头。他大搞情谊拉拢,非常沉痛地对杜聿明说:“这一会战是生死之战,师生前途,在此一战。”最后他激励杜聿明说:“你放下枪,我脱军装。”杜聿明本来就是有几分血性的汉子,他看到校长如此信任自己,当即表明与共产党拼到底的决心。

蒋介石刚把杜聿明送出门,这边就开始打杜聿明家属的主意了。他要将杜聿明的家属扣为人质,当时杜聿明夫人曹秀清在上海,蒋介石下了一道手谕,下令曹秀清务必带着子女和婆婆,搭乘飞机去台湾,并表示保证负责她们全家的生活费和子女的学费。蒋介石的这一目的,杜聿明心里也明白,他已没有退路,只能与人民解放军死拼了。

淮海之役使国民党军队遭受灭顶之灾,1949年1月,杜部被全歼,杜聿明被俘。蒋介石立刻翻脸,根本不兑现其诺言,导致杜的家人生活难以维持。

蒋介石认为,感情是掳获一个人的心最重要的手段,利用感情,可以笼络人心,也可以让已经支持自己的人成为自己的铁杆拥护者,同时感情是一种长期的稳定性的投资,利用感情,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难怪蒋介石总是炉火纯青地将感情握在手里,让情谊为自己的利益开道。

◎千方百计用情拉拢关系

对于每一个想要大有作为的人来说,人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成功的关键,自古至今的英雄历来都在争夺人才和人心,所以才会有“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说法。想要在当今这个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掌握丰富的人脉,这已经成为所有投机家心照不宣的秘诀。

投机家想要拉拢人脉,可以使用金钱、权力甚至恐吓,但是这些建立在物质和威胁基础上的人脉总是不稳定的,这些暂时的支持者总有可能会背叛自己,甚至出卖自己。所以,聪明的领导者总是懂得千方百计用情拉拢关系,这是中国人的人情社会所具有的特殊性,更是顺应中国人思维和感情的必然要求。

千方百计用情拉拢关系,是利用人情来扩大自己的声誉和号召力,利用亲情、友情、乡情等一系列可以利用的人情关系,从一开始就抓住人心。然后通过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特殊人情照顾来加强别人对自己的支持,使别人成为自己忠心的铁杆支持者。

中国人重视人情,也难以拒绝人情,无情无义是对一个人最低的评价,所以在这种人情道德心理的束缚下,基于人情的信任和支持才会更为长久。

蒋介石就是善于千方百计用情拉拢关系,来提高自己的支持力和号召力。1932年4月的一天,被捕的陈赓被带进一座高大建筑物的大门。圆柱大门上高挂“国民党革命军剿共总司令部行营”的蓝牌子。蒋介石从楼上下来,老远就喊:“陈赓在哪里?陈赓在哪里?”“你是陈赓,你是陈赓,你是校长的好学生,虽然政治上犯了错误,我可以原谅你。”“哎呀,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蒋介石过来握了握手。“这个谷正伦,不经我同意,竟敢随便用刑!”“你把我拉来干什么?”陈赓眼睛望着别处。“你还年轻,前途远大。”蒋介石抑制着气恼。“我看这样吧,你还是回来带兵,指挥哪一个师都可以。”在与人相处中,蒋介石颇能巧妙运用这些旧情“古为今用”,此番拉拢、劝降陈赓便是一例。在黄埔军校和北伐期间,陈赓做过蒋介石的手下,并且还救过蒋的性命。两人可谓相往较密。但是对于此救命之恩,蒋介石并不是泉涌相报,反而以之用来作为劝降陈赓之资本。

可见,蒋介石对打人情牌的了解程度之深。他总渴望用谈感情拉关系这套,来搞政治。当然他天真的想法被证明是不可能实现的。

有心人会重视一切能挖掘的人情关系,不轻易得罪一个人,因为这些人可能在以后成为自己的支持者,也不随便放弃一个人,即使关系疏远,也可以通过利用寒暄和问好来加强对自己的好感,以便增强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装出重情重义的模样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子曰成仁,孟曰取义,重情重义已经成为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根本标准。谁明目张胆地推翻人情仁义,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在民国时期,许多军阀政商都在明争暗斗地为自己的利益竞争,即使使用阴谋诡计,在表面上还是要一副重情重义的模样。

大部分的投机家都懂得掩藏自己的竞争和阴谋的诡计,无论内心有多少的计谋和坏水,在表面上依然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谦谦君子。在表面上装出重情重义的模样,让自己的支持者不是因为自己的金钱和威胁而忠于自己,而是因为自己的情谊为人对自己崇拜和青睐。

在表面上重情重义绝对不是单纯的虚情假意,而是通过自己外在的自我表现,向众人展示自己是一个真诚、善良、讲义气、重情谊的人,通过这样的情意为人来增加自己的号召力和支持力,从而为自己的成功增加更多的砝码。即使真的是内心充满了敌视和诡计,在表面上也不能表现出自己无情,因为表现出来不仅打草惊蛇,也容易得罪疏离人,通过情谊的连接,很容易打动人心,获得别人的支持和信任。

蒋介石就是善于把自己装扮成为一个重情重义的模样,所以他有很多的支持者。1926年前后,蒋介石多次遭到对手的行刺。在饱受惊悸之后,他决定组织属于私人的秘密团体——蓝衣队,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他马上制订了全盘计划,以他的已故老上司兼导师陈其美的两个侄子——陈果夫、陈立夫为助手,分管蓝衣队的调查处、统计处。他们奉命成立蓝衣队后,把这个机构凌驾于警察之上,使它成为直接隶属于蒋介石总部的一个私人专用单位。就蒋介石来说,起用陈果夫、陈立夫不仅实现了他在陈其美死后的诺言,更主要的是二陈都是他的同乡,又有他与陈其美结拜的这层关系,由他们干这事,绝对放心。为了激发蓝衣队员的极度忠诚,蒋介石经常对他们讲述效忠之道,表现自己的重情重义,阐发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知识,培养他们民族主义的狂热精神,讲同乡之情,使他们养成浓厚的家乡观念,接受他的命令,对他有着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愚忠。

重情重义也是一个领导者必要的素质之一,所有的支持者都希望追随一个重情重义的领导者,所以,要想在当今这个社会上成功,就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情谊为人,让自己的情谊处事打动支持者的心,成为自己的铁杆支持者。

一个“情”字可以改变局面,在生活中要善于用“情”,还要用到点子上。特别是在舆论面前,更要做到有情有义,才能争取更多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