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0678800000006

第6章 玩出点名堂

中国的父母常常以“业精于勤荒于嬉”来督促孩子多花心思在学习上,认为让孩子玩是浪费了时间。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玩就是生活,如果没能给予他们足够玩的时间,他们的身心可能得不到正常的发展,甚至会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在一个国庆假期,10岁的张珂煊和她7岁的好朋友衡思贝偶然看到了一位泥人师傅,这位师傅玩弄着手中的泥巴,不一会儿功夫就能捏出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等。两位小朋友被这位师傅的绝活迷住了,硬要跟着这位师傅学习捏泥人的技巧。这位师傅见两位小朋友诚心喜欢这门手艺,就答应收这两位为徒弟。两位小朋友每个周末都到师傅那里学习,风雨无阻。平常一放学就回家里苦练。而她们的妈妈也非常支持孩子的爱好,还跟着她们一起学习。有时候妈妈还和孩子一起来个比赛,切磋手艺,共同进步。

一天天过去了,两位小朋友的手艺越发精湛,从最开始的捏茶壶、南瓜等简单的物品,到现在像时下最流行的动画人物喜洋洋和灰太狼,她们也能信手拈来捏什么像什么。现在,她们一有空就会到树林捏泥人,还引来很多热心观众,他们甚至一起参与,一起玩耍,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当小朋友把精心制作的圣诞老人、戏剧人物、传统人物等一件件作品送给快乐的人们,与大家分享着童真的喜悦与欢乐的时候,两位小朋友和她们的父母都感到特别地自豪。

小孩子用自己灵巧的小手为中国民间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天空,不管她们长大后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相信她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泥巴所带来的快乐。也正因为她们的努力,也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得到传承尽了一份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正是在玩中才能使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摸、闻、听、看来打开他们的智慧之门;通过与伙伴一起玩,可以培养他们表达的能力;通过模仿,可以拓展他们的想象力;通过动手,可以促进他们手与眼的协调能力;进行闲暇活动还有助于塑造孩子健康良好的个性,陶冶崇高美好的情操。让孩子们从“玩”入手,发展兴趣爱好,逐渐专深,向往发明创造,立志成才,这就是“玩——兴趣——志向——创造——人才”的有机链状联系。所以,玩是一种活动,而且是有益的活动,会玩还能玩出点名堂来。

第一招:让孩子自由地玩,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紧迫。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课程。对于孩子的玩,父母不应加以条条框框的限制,这是因为孩子在玩的时候大脑可以飞速运转,思想不断闪出火花,这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十分有益的。玩中有生活的影子,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改造生活。因此,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父母可以安排每天做完功课后的半小时到1小时给孩子作为自由玩耍的时间。

第二招: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但父母要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在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和同伴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多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发展。然而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以及孩子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他们一旦与有坏习惯的孩子玩耍就很容易染上坏习惯,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选择好的玩伴。

另外,父母与孩子一起玩不仅可以建立深厚的亲子感情,还可以在玩的过程中指导孩子,提高孩子玩的水平。

父母应认真对待游戏的过程,并且全副身心投入到游戏之中,否则的话会让孩子感到十分扫兴,对父母失去信心。

父母不应该以父母的权威地位指责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一起玩。在孩子未能掌握游戏的技巧时,父母应该耐心地进行解释,千万不能不耐烦地说孩子笨,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或许以后孩子再也不和父母玩了。

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有助于了解孩子的心理。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父母在比赛时可以假装落后,以提高孩子的成就感;对于过于好强和好胜心过强的孩子,父母应胜他一筹,以锻炼孩子正确地面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孩子不讲理、耍脾气的时候,父母要注意在下一次游戏时,先讲好规则,约法三章,避免孩子形成坏脾气。

第三招:玩要带有目的性,把玩游戏变成孩子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

父母指导孩子玩游戏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开发孩子的智力,另一个是通过游戏发展孩子的体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观察。孩子的心智发展主要是靠间接经验而获得,因而让孩子在游戏中认真观察,自己总结经验是发展孩子智力的主要方式。例如,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不仅要说得有条理,而且要说得生动,并鼓励他们写下来。

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人生。父母和孩子可以做角色扮演的游戏,首先设计好各自的角色,大致的对话和玩法,让孩子在游戏中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悟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把娱乐性游戏演变成健体和益智游戏。例如,在饭后见到盘中的水果马上问有几个,或问孩子卧室哪几件东西是红色的,这些小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灵敏性,还可以发展他们的记忆力;玩各种模仿游戏,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肌肉;把历史、数学等功课的知识点整理成卡片,一面为问题,另一面为答案,与孩子一起竞赛看谁最快得出答案,这类游戏既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又能锻炼他们动作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