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0678800000007

第7章 做生活的有心人,展现创意

在众多的国际比赛中,中国孩子往往出类拔萃,表现出比其他国家孩子更高的智商。可是在诸如诺贝尔奖的各类讲求创造力的比赛中,又有多少中国人能得到奖项呢?这是因为中国的孩子只要能回答“标准答案”就能得高分,就能考入重点学校,这与老师和父母的愿望是相符的。然而这种教育完全压制了孩子的创新能力,以致造就了一大批循规蹈矩、缺乏创造力的、高分低能的孩子。

裘苑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小小年纪的她可是一个有名气的小发明家。在全国第三届“亿利达青少年创造发明奖”评选活动中,她凭着自己的小发明“无空耗微动传感报警器”,过五关斩六将,一举夺得了该次活动的桂冠。共青团上海市委表彰了裘苑,授予她“少年爱迪生”的光荣称号。

一个小孩子是怎样变成发明家的呢?裘苑告诉大家,秘诀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去思考。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裘苑参加了少年科技站的活动,因为她很想发明出许多好玩又实用的东西。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看着别的小朋友发明了一件又一件小创造,而自己却想不出可以做些什么,裘苑十分着急。爸爸看出了她的苦恼,于是给她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国外出租车跟中国一样是招手就停的,可是有时由于行人比较多,司机常常看不清楚招手的人。有个人想,这主要是因为招手的标志不明显,于是这个人就发明了一只大大的充气塑料手,外出时折叠好放在口袋里,等到需要的时候只要把这只塑料手吹大,用它来代替招手。结果这只塑料手很受欢迎,发明者也因此获得了专利权。爸爸对裘苑说:“世界上的事情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从哪里去想?就从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去想。”

这个故事让裘苑恍然大悟。一天,她在家里发现了几只蟑螂,这蟑螂肆无忌惮地在厨房里爬来爬去。裘苑试图去打死它们,但是这蟑螂可精灵了,一下子就跑掉了。而即使被打到的蟑螂,它们的生命力也强,很难将它们杀死。裘苑憋了一肚子气,突然眼前一亮:就发明一个灭蟑螂的东西吧!于是她找来一个废弃的旧手电筒,里面放一些食物,那些自命不凡的蟑螂都乖乖地爬了进去。裘苑用它消灭了许多蟑螂。

还有一次,裘苑发现女孩子喜欢穿裙子,可是上体育课不允许穿,所以每次都要换成裤子,这样很麻烦。她灵机一动,发明了一种方便裙。这种裙子由两个部分组成,里面一层是短裤,从腰带处再翻下来一层就是裙子,灯笼似的。不过它与普通裙子不同,它的两边装了两条拉链,上体育课时,拉锁拉开,裙子朝上一翻,肩膀处再一扣,马上就变成了一条马甲连裤衫,又好看又方便。裘苑的这个创意还在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得了奖呢!

裘苑正是因为注意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并从中生发联想,才创造出自己需要的新东西。生活经常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予我们许多东西,如果我们注意到了,并且及时地抓住了,这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要想孩子具有一定的创造力,父母就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和思考生活。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展现出创意。

第一招:注意孩子的创造力萌芽,保护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意识。

孩子的思维由于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他们往往比成人具有更丰富、更大胆的想象思维,这种思维的发展会产生一种创造的力量。孩子的创造思维萌芽表现为:

对某件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孩子对这些事物往往能提出一些令人无法回答的问题,所以当孩子跑到父母身边问这问那的时候,父母要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尽量满足孩子这些正当的要求,而不能认为孩子总给自己添麻烦,把他打发了事,这样会把孩子创造力的幼苗扼杀在萌发状态之中。

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当孩子急切地努力完成某一任务,当他们在失败和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当他们敢于发表意见并坚持己见,当他们一旦认为自己对就不怕别人嘲笑而坚持做下去的时候,说明他们试图解决一些新问题。

对挑战有积极和敏感的反应。当孩子乐于处理比较困难的事情,并且对成人的建议和提问能积极思考,并且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的时候,说明他们试图发现新的事物。

第二招:循序渐进,创造条件。

允许孩子因好奇而犯错误。有的孩子因好奇而做错事,如想看看玩具汽车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结果把新买的玩具拆坏了,如果父母不由分说地采用惩罚方法对待孩子,只会阻碍他们创造力的发展。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对他们耐心地说明道理,指出其错处,同时要鼓励他们试验探索的精神。

将观察与正常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孩子将所见所闻有条理地说出来,启发孩子将这种观察兴趣迁移到学习的各个方面。

为孩子的观察行为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提供观察物放置的场所,可以在家中设立生物角或动物角,为含羞草、热带鱼的生长、生存提供阳光和养料,必要时可出资购买一些孩子们喜欢的观察物,不断补充新的、鲜活的观察标本,防止孩子因看腻了而失去观察兴趣。还应鼓励孩子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纸盒、纸板、线团、石子、贝壳等。

第三招: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自觉性。

观察生活应该是一种主动和自觉的智力活动,因而要培养孩子关心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父母可以多让孩子看报纸,看新闻,使他们感觉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是如此的快乐。父母也不要因为工作的疲惫而埋怨生活的无奈,而应该更多地向孩子传达生活愉快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