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0678800000027

第27章 做好充分准备,自信的前提

在孩子说“我不敢”“我不会”“我害怕”的时候,父母很容易就知道孩子是因为没有自信,于是他们没有分析内在原因就开始盲目地鼓励孩子:“孩子你很棒,不用怕!”“你一定行的!”可是父母忽视了的是,当孩子对事情没有把握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他出生在战争时期,家里生活很困难,但是他自从爱上了音乐以后,就开始刻苦学习。1955年小泽征尔已是一位颇具才华的青年指挥家了,但是拥有更高志向的小泽征尔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于是他不断为自己创造深造的机会。

有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的大赛,在进入了决赛阶段,他被安排在最后展示。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稍做准备就开始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节律。一开始他还以为是演奏错了,于是就指挥乐队停下来,思考一下再重奏。可是再次演奏的时候他仍然觉得不自然。这样重复了三次以后,他越发觉得是乐谱存在问题,于是他大胆地向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提出了异议,可是在场的权威人士都声明乐谱不会有问题,一定是小泽征尔的错觉。

面对世界几百名国际音乐界的权威,小泽征尔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坚定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声音刚落,评判席上那些评委们立即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自信地挑战权威素质的人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小泽征尔为什么如此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那就是因为他在此之前做了长期而充分的准备。如果他没有之前反复的练习,没有之前对乐理的深刻理解,他一定不会确信在如此大的比赛场合还会出现乐谱错误的情况。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如果小泽征尔从来没有认真学习指挥,怎么可能祈求他能坚持自己的判断?自信是需要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所以说,充分的准备才是获得自信的前提。

第一招:从小事做起,让孩子每天都为将来做准备。

信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的积累,而他们将来的成功也来源于生活经历的积累,从来不会有哪一件事的成功不会联系到之前的生活积累。从小事做起就是为孩子将来的成功积累经验,因此父母应该相信孩子并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有些父母常因孩子年龄小而替他们做很多事情,并包办孩子日常生活的一切,这样削弱了孩子的责任感,凡事依靠父母,久而久之便难以建立起自信。所以,吃饭、穿衣、系鞋带、收拾玩具和书包、整理自己的床铺这些事情都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做。还有,对于家庭的节假日活动计划、经济开支计划、装潢布置等都可以让孩子参与进去。让孩子做各种各样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要求他们完成好,不仅是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做准备,而且还可使孩子从中获得自信,确信“我能做好”、“我有能力”。

第二招:不打无准备之仗,帮助孩子打好每一仗。

孩子在一生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如考试、比赛、演讲等。在每一次挑战之前,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备战”。以考试为例,父母首先要和孩子一起研究并详实地把握考试的方向,分析孩子已有的基础,弱点是什么。在准备复习的时候就要分清主次,在巩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弱点。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全程参与。在每一次的挑战中让孩子积累自信,才能使他们在以后自己面对的挑战时,能够知道做好准备才有成功的可能。

第三招:做好打“长久战”的计划,帮助孩子自己树立自信。

孩子的人生需要经历长久的奋斗过程才逐步迈向成功,而生活是个系统性工程,如果孩子由于哪一部分没做好准备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动摇,往往会推此及彼,导致什么事都显得信心不足。所以,父母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与孩子一起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准备:

与孩子一起探讨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和规划。

活到老,学到老。要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竞争,除了学习,孩子别无选择。

先学做人,再学做事。锻炼孩子与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职位阶层的人的交往能力;分清社会上的好与坏,黑与白;学会在这种环境下保护好自己,尽量让自己在这混杂的环境中保持自己人性的本色。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的诀窍在于有开放的人格,能真正地去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

增进个人魅力。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

不忘娱乐。在玩耍的过程中,与有着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性格、不同情趣爱好的伙伴多交流、多探讨,对完美孩子的人格,丰富孩子的阅历,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有着极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