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校不大教的55门必修课
10678800000026

第26章 学会谦卑,适应环境的本能

在强调个性的现代社会里,父母常常极力希望孩子突出自我,导致有的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毫不隐讳地彰显个性的习惯。然而有个性固然很好,但是过于把自己当回事就会导致锋芒毕露,而其后果,要么就自形惭愧,要么就遭其反效。

美国一位中学校长每个周末都会到高尔夫球场帮客人擦鞋,每擦一双就收取5美元。大家都对他的做法感到诧异,问他为什么当了校长还要做如此卑微的活。于是他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原来,校长从小家境很贫寒,上小学的时候就到高尔夫球场当球童,帮客人扛杆和擦鞋,在这期间还不忘偷学了打高尔夫球。后来上大学,读研究生,一路都是半工半读,直到博士毕业。

担任校长以后,由于公务繁冗,得到的薪金尽管丰厚但责任重大。由于所处高职,也常常应酬领导,这些领导虽然表面严肃,但他们却是那些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人。校长不由得心生警惕,恐怕自己也变成这样令人讨厌的人。于是他又开始收拾以前擦鞋的工具,每个周六来高尔夫球场擦鞋。这不是为了经济上的收入,而是希望从精神上提醒自己,时时不忘“谦卑”二字。

这位中学校长并没有由于自己的职位而把自己看得太重,而是无时不忘做人要谦虚谨慎的道理。试问当今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父母也常常因为爱面子而在孩子面前吹嘘自己的“光荣历史”。这样的父母尽管能教出自信十足的孩子,但他们常常缺乏自知之明,这便成了骄傲;另外一些父母则常常把自己孩子的缺点挂在嘴边,因而教出的孩子做事过于谦虚,没有自信,这便成了自卑。骄傲和自卑都是由于没有把握自信的度而造成的,处理好谦卑与自信的关系是一个人适应环境的本能,因为自高自大只会招致失败,谦虚谨慎才有利于自己在竞争中胜出。由此可见,学会谦卑是适应环境的本能。

第一招:帮助孩子理解谦卑的目的,明白怎样的人才是谦卑的人。

谦虚的目的,并不是使我们觉得自己渺小,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因此,做一个谦卑的人并非不需要自信,而是在反思、谨慎基础上的自信。也并非让人凡事都谨小慎微,什么事情也不敢坚持,而是强调人要有一种审谨的节制,节制人的狂妄、自大。

就拿学数学来说,最初,我们只需要掌握自然数的加减乘除。后来上了中学才知道,原来数还分正数和负数,有理数和无理数。上了大学又接触到深奥的微积分。更多的我们说不上来,因为我们不是数学家。

如果学习美术,那么就会接触到素描、水墨画、油画等等。画派按照不同风格分为写实派、印象派。更多的我们说不上来,因为我们不是美术家。

如果学习音乐,那么就会接触到民族音乐、通俗音乐,爵士乐、摇滚乐等等。乐曲按照乐器的不同又可分为管弦乐、打击乐。更多的我们说不上来,因为我们不是音乐家。

……

既然有这么多的不知道或一知半解,我们又凭什么来显示我们值得自高自大的一面呢?因此,父母首先理解怎样的人才是谦卑的人,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做个谦卑的人,一个谦卑的人具有以下的素质:

能够严于律己,诚以待人。

能够了解自己所需,也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了解他人所需。

能够在充满诱惑的社会里保持自我本色,不会随波逐流。

具有耐心聆听与不断学习的意识。

具有较强的自我内在价值感,并且忠于这份情感。

遇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浮躁。

能够不断为自己追求新境界、新目标,并愿意付诸行动。

第二招:引导孩子正确处理自信与谦卑的关系。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真正能做到谦虚却不容易,这是因为自信与谦卑之间的度很难拿捏。正确处好自信与谦卑的关系应做到:

不要自视清高。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夸自己的孩子聪明时,不要过于为孩子骄傲,而应该时刻告诫孩子自信和骄傲均来自于务实;而当别人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聪明的,这样才不至于让孩子觉得自卑。

不要盲目承诺。盲目承诺要么是不切实际的表现,要么是逃避现实的表现。

不要轻易求人。轻易求人是不自信的表现,应该做到:把自己当别人,以减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别人当自己,以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别人当别人,以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以珍惜自己,快乐地生活。

不要强加于人。把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强加于人其实只是显示自己高高在上的另一种方式。

不要取笑别人。取笑别人也是过度自信的表现,只会损害他人的人格,快乐一时,伤害一生。

不要乱发脾气。发脾气一来伤身,二来伤感情,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的表现。

不要小看仪表。仪表是一种心情,大方得体的仪表是谦卑与自信共同的特征。

不要封闭自己。封闭自己不仅不是谦虚,反而是另一个极端——自卑。

第三招:教育孩子谦虚地对待赞美。

却让法——分功他人。谦虚并不意味着不肯定成绩,而是对成绩本身有一个正确的估价,对成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尤其不要忽视他人的作用及机遇等因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这种归功他人的谦虚法,人们往往用得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

侧重法——强调努力。有时候,为了说明自己取得某些成就或者胜任某项工作,谦虚者所强调的往往是努力因素,因为这类因素较易于为人们所效仿,具有更大的启发意义和学习价值。

对比法——找出不足。与自满相反,谦虚的特点是朝前看、朝上看,在广泛对比中关注的是他人的长处、强者的水平、未来的需要,因而总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保持永不满足的进取心。

冲淡法——幽默调侃。有时候,他人的称赞恰如其分,若否定则有悖于事实,若肯定则有沾沾自喜之嫌,不妨采用自嘲、夸张、巧辩等形式的讥笑,将对方的称赞加以冲淡,化解或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