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10671200000045

第45章 学生管理:是示强,还是示弱

最近,一个学生在课堂内扰乱课堂秩序,我对其进行批评了几句,该学生反而向我大声叫喊起来,并且用“土话”骂了我几句,由于我是一名外地教师,听不懂他说的“土话”,在经过其他同学的证实后,确实是骂了我。课后,我把其叫到教室外,本想教育教育他,没想到,他竟然不理睬我,反而又引起了“师生之间”的对峙,并且引起了众多同学的围观,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对其采取比较“强硬”的措施,把这种情况向班主任及其年级主任作了汇报。

在班主任与年级主任的共同“召见”下,该生“不情愿”地来到办公室。最终,在年级主任、班主任及我的共同“绥靖政策”下,他不得不低下了高昂的头,承认了错误。但是,从年级主任那里了解到,该生是隔三差五地犯错误,有的是“大错误”。我们教师都是用同一种方法,即教师向该生“说好话”的办法暂时解决了问题。

从该生反映出的问题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该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呢?我认为,很大程度上,这种责任应该归咎于我们对学生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上。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必须要让其知道:犯错误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你犯了什么错误,就要受到惩罚。而不是一味地说教和妥协。上述的该生之所以出现屡犯错误,原因可能就出于此。

学生管理,作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刚性的,即犯什么样的错误,就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惩罚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如果我们对学生犯的错误视而不见,甚至是向学生妥协,这是对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的。

因而,笔者呼吁:为了对学生负责,我们的学生管理必须要呈现出刚性的一面,而不是软弱和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