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10671200000033

第33章 特级教师落聘的思考

今年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师招聘会上,十几位特级教师全部落聘,让人感到震惊和深思。众所周知,特级教师是基础教育界的宝贵财富,他们师德高尚、教艺精湛、成果丰富,各个方面堪称楷模。然而,当今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为老教师包括特级教师和青年教师搭建同一个竞技平台。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尝试。时代在发展,教育规律也在变。不同的年代,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而且,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活跃性,是与社会的发展成正比例关系的。相比较而言,在这场新课程的改革中,青年教师占着明显的优势。这也可能是特级教师落聘的深层次原因。总的说来,新课程给老教师带来了挑战,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机遇。笔者认为,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磨炼的青年教师来说,不仅要积极投身新课程的大潮中去,还要以万分的努力去加速加快自己的发展,更要从特级教师落聘的这件事中去吸取教训和有益的启示:

(1)教师要经常反思。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反思。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己成长的核心因素。作为奋战在第一线的青年教师,必须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是否对路,是否因材施教,自己的业务素质是否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在教师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2)教师要学会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教育竞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低于商场的竞争,而师资力量又是学校竞争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这次招聘会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而,教师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细胞,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利用各种途径和各种方式,培植自己的竞争力。但是,在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中有着重群体和谐、重人际协调的传统,这就要求我们在竞争的时候,要注意竞争的良性、健康、积极的一面。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群体相互发展,才能使我们教育的效用发挥出乘数效应。总之,未雨绸缪,方能处变不惊!

(3)教师要有“个性化”。在我们新课程的实践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大家知道,在我们这个发达的信息化的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板着面孔,照本宣科。而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个性化”,用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动作,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个性化的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培养自己的“个性化”特质,要用个性引导个性,个性塑造个性,个性发展个性。

(4)教师要学会“放手”。新课程的改革,一个颇具革命性的变化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师道尊严到民主平等,从师者到朋友、知己。这种教师角色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的转变,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凡是对学生有利的,就是适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做到“七”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放手让学生构建;放手让学生深入生活中进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5)教师要学会“演戏”。实际上,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缺少春风似的微笑和智慧般的幽默。不少老师表情严肃,语言古板,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放松下来,更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事实上,课堂就是演播厅,老师就是主持人。我们所面对的是智能、个性、基础迥异的学生,要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吸引过来,除了课前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外,关键是在课堂上演好主持人的角色,演好不同的角色。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欢迎的老师。

(6)教师要紧跟信息化的步伐。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技术之一。正确应用信息技术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能。而先进的电教媒体是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也是现代化教育的标志,已经并将继续为教育教学带来深刻的革命。一个有责任心、上进心的教师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在电教媒体的广度深度上下一番工夫。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总之,在当今的新课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个性修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创新精神,确确实实左右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作为青年教师,面对大好机遇,努力适应新形势。勇于肩负起民族、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发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