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009

第9章 奇特的“化学气味语言”——动物与“环保灭虫法”

小问号

动物世界也是有自己“语言”的,只不过它不像我们人类的语言内容那么丰富、表意那么清楚,而且不同民族、地区的语言经过学习研究后能翻译互通,而动物之间是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和化学气味等,来相互联系或传递消息,沟通感情的。这是一种非常奇特而独具魅力的语言。其中,以“化学气味语言”最为奇妙,默默无语,却耐人寻味,对人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启发作用。那么,“化学气味语言”与“环保灭虫法”是怎么一回事,两者有什么必然联系?

“鸟有鸟语,兽有兽言。”这是民间的一句俗语。兽类中,马嘶、猿啼、犬吠、狼嚎等就是它们的语言,有的是呼儿唤女,有的是求情示爱;许多鸟儿是天生的歌唱家,像夜莺、黄鹂、云雀等歌声变幻无穷,它们自己知道为什么爱唱歌、要唱歌……

地球上约有昆虫180万种,在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许许多多昆虫是依靠体内散发出的一些特殊气味来相通消息的,生物学家把这称为“化学气味语言”。它们有的用气味来向同伴发出警示:“呀,这里有危险,快离开”;有的是向同伴提醒,“对不起,这是我的领地,有我在呢”;有的是向同伴指引道路,“这是一条安全通道,请跟我走”;更多的则是呼朋引伴、引诱异性——那是“爱的呼唤”,科学家诙谐地说这是一种浪漫的“音符”!

舞毒蛾是一种森林害虫,对树林毁害非常严重。它就是依靠体内散发出的特殊气息来挑逗、吸引异性的。科学家通过30年的跟踪研究才揭开这一秘密。虽然一只雌蛾体中仅仅能分泌出0.1微克引诱素,可是就这么一点点,释放在空气中,随风飘散,500米以外的100万只雄蛾也能敏锐的嗅出来:“亲爱的,你在哪,我马上就去”!嗅到雌性激素的雄蛾立即像苍蝇追逐腐臭那样纷纷飞去“约会”呢!由此可见,雄蛾触角上的感受器是多么厉害!

科学家受此启发,希望通过研究舞毒蛾的“气味语言”来开展环保灭虫。因为人们越来越发现,使用各种化学药剂消灭害虫具有很多负作用,会造成药物残留,污染环境,而且长期使用一种药剂,有的害虫体内就会产生抗药性,大大降低药效。环保灭虫法就不存在这些“后遗症”。科学家设想把雌舞毒蛾的性激素涂在虫胶的捕虫器上,从而迅速、大量地诱杀雄毒蛾。科学家还试图通过人工合成雌舞毒蛾的性引激素来有效地消灭这种害虫,这是一种非常经济、先进、安全、环保的灭虫方法。

棉铃虫是一种对棉花生长非常不利的害虫。科学家为了有效地防治这种害虫,已经利用人工合成技术,制造出棉铃虫的性激素引诱剂。1毫克的性激素引诱剂,放在250个左右的捕虫器内,在15亩面积内每夜能够诱杀10000只害虫,比人工或农药灭虫既有效又经济。

动物的“化学气味语言”原本是它们之间联系的一种信号,可是人类因势利导、将计就计,创造了一种“环保灭虫法”,让有害的动物自投罗网、自取灭亡,对某些动物来说是“悲”,对人类来说是“喜”,这就是人类的智慧之处。

“小档案”

全世界每年消耗的粮食总计达12亿吨,足以在赤道上用粮食铺就一条17米宽、1.8米厚的环形公路。随着人口的日益激增,每年,这条粮食的公路都要增长1000千米。因此,利用仿生技术进行人造食品的研究是当今食品工业的重要领域。食品仿生,也称人造食品,首先要模拟天然水果、蔬菜、肉类的气味,要对天然物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把天然食物的气味收集起来,再用相关仪器进行分析,得出天然物的气味成分,再由食品调配师采用人工化合物调配出足以乱真的气味,采用相似的原理,科学家们最后模拟成食品的口味。解决了气味口味模拟问题,再把各种人体必备的营养成分加以科学搭配,便可以制成色香味俱佳的人造食品了。我国传统饮食中的素鸡、素火腿等素菜荤味,正是借鉴这一科学原理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