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010

第10章 “不会讲话的老师”——动物与健身

小问号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魅力,万千生灵在优胜劣汰的无情竞争中无不练就了一番好身手,否则早已被淘汰出局,就连称霸一世的巨型动物恐龙也不能幸免。人类在了解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伟大进程中,也在不断地向大自然中的生物学习,还诞生了“仿生学”这门学科。人类自身在追求力量、敏捷、优美等历程中,更多的也是师从动物,或者说,向动物学习才获得了模仿、创造的灵感。因此,有人说“动物是人类不会讲话的老师”。那么,人类在健身运动生涯中,向动物学习了哪些有益的健身技艺呢?

动物世界中,一些动物所具有的天赋,人类早就注意到了:像燕子飞翔时的平衡术,螳螂的凶猛出击动作,蛙和海豚的优美游姿,猫的灵敏跳跃和翻身转体……由此得到启示,创造了燕式平衡体操、螳螂拳、蛙泳、海豚泳和猫式转体……这些都是体育运动中的仿生学,成为人类生活中一朵艺术奇葩。

体育仿生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了。我国三国时期的大医学家华佗,就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创编成一套拳法,并取名为“五禽戏”。这种“五禽戏”,一直流传至今。“五禽戏”是一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即:第一种动作是摹仿虎的前肢扑捉的姿态,称虎戏。虎戏威武勇猛,使肢粗壮。第二种动作是摹仿鹿伸扬头颈的姿态,称鹿戏。鹿戏舒经展脉,使腰灵活。第三种动作是摹仿熊侧卧的姿态,称熊戏。熊戏沉稳有势,流畅血脉。第四种动作是摹仿猿用脚尖纵跳的姿态,称猿戏。猿戏轻盈敏捷,灵便四肢。第五种动作是摹仿鸟双翅飞翔的姿态,称鸟戏。鸟戏轻翔轻落,神宁心怡。

长臂猿,是一种类人猿,喜欢在树上生活,很少在地面上生活。在平地上,长臂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双手高举着,像个醉汉似的。在树上的长臂猿真是行走如飞,非常灵活。一只手攀住树枝,双腿一缩,摆动身躯,像荡秋千似的,一撒手就抛到空中,另一只手立即抓住另一根树枝,一下子就能荡越八九米空间,转瞬间就消逝在百米以外。武术家模仿它,创编了一套实用的拳法,叫做“通臂拳”。

在日常生活中,猫和狗对人类来说,也是健身的良师益友呢。猫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宠物,有着无比柔软和轻巧的身段,狗则充满活力、动作灵活,它们的一些行为动作都成了人类模仿学习的“榜样”。如:学猫“伸懒腰”。伸懒腰对身体很有好处,它使肌肉进行较强的收缩,将淤积的血液送回心脏,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将肌肉内的废物带走,从而消除疲劳、恢复精神。当然,“伸懒腰”也要掌握要领:必须将背部紧贴床面,先将双手向上举,然后连同双腿一起向上或向两侧用力伸展,而且动作越大越好,尽可能拉到极限,可促进全身气血通畅。再如:迈“猫步”。学习猫走路时蹑手蹑脚的样子,走路“踮脚静走”,将足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尽量不发出声响。用这种方式行走,会感到足心和小腿后侧的屈肌群十分紧张,比正常行走时对屈肌的锻炼强度要高很多,每天走100步左右,对身心会大有帮助。还有学“狗步”。像狗那样将右手和左脚、左手和右脚交替伸出,移动身体前行,每天坚持走20步,可缓解长久站立或行走引起的腰痛、胃下垂、痔疮及下肢肿胀等,对防治腰痛特别有效……

现在,瑜伽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健身运动。据说,那些奇妙宜人的体位法也是从动物那里学来的。传说,它是很早以前古代的瑜伽修行者在山林里面,在自然之中,观察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观察它们的饮食起居生活,才创建了一套体位法、体式。这套体式中好多都是模仿动物的,比如眼镜蛇式、鱼式、蛙式、猫伸展式等等,很多都是跟动物学来的,向动物学习,发现动物在自然之中生活得游刃有余,它们得了病,不治而愈,有可学习之处的。

“处处留心皆学问。”动物对人类健身的启示很多,值得人类研究思考之处还有很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深入,还会有更多的新发现,从而使我们生活得更快乐、健康!

“小档案”

运动有益健康。在运动时,比如,走步、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由于肌肉收缩而需要大量养分和氧气,心脏的收缩次数便增加,而且每次压送出的血液量也较平常为多,同时,氧气的需求量亦增加,呼吸次数比正常为多,肺部的收张程度也较大。所以当运动持续,肌肉长时间收缩,心肺就必须努力地供应氧气分给肌肉,以及运走肌肉中的废物。而这持续性的需求,可提高心肺的耐力。当心肺耐力增加了,身体就可从事更长时间或更高强度的运动,而且不易疲劳。如果不经常运动,人体内大量的丙酮酸、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不能通过呼吸排除,而这些酸性产物堆积在细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劳毒素”,会让人感到疲乏无力、肌肉酸痛,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出现酸中毒和增加肝肾负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