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大自然:360°亲近大自然
10667600000117

第117章 运动平衡的“专家”——猫与“猫式转体”

小问号

许多人都知道,家猫是遍布于欧洲、非洲和南亚的小型野猫的后裔,人类驯养猫的历史要比狗晚得多,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可是它作为性情温顺、聪明活泼的动物,从一开始就与人类之间建立起互利关系:猫捕捉家鼠,获得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也为人类免除了讨厌的啮齿动物的困扰。可是,一般人很少知道跳水运动专家竟然能够从猫的运动中得到启发,创造了一种美妙的“猫式转体”运动。那么,这种转体运动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学习的?

猫是大家最熟悉的动物,它能从几米高的树上,或建筑物上轻盈地跳下来,却安然无恙,被学者称为“运动平衡的专家”。那么,它为什么能够从高空落下而保持平衡,不会摔伤或跌倒呢?

生物学家为了破解猫不怕摔、不怕跌、善于保持身体平衡的奥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发现这与猫体内的各种平衡器官有关。原来,猫的平衡器官比其他的动物要完善得多:当它从高处落下,身体失去平衡时,猫眼和内耳的平衡器官很快就会察觉到,神经组织立即反应给大脑,然后传到四肢骨胳肌,接着快速引起肌肉的运动,将身体恢复到正常的位置,最后四肢着地,所以它不会摔坏。

也就是说,猫在空中极善于调整身体的姿态,几秒钟内就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得到平衡,特别是那条长尾巴,对它的身体着地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猫脚底上厚厚的垫子,在快要着地的时候,它的爪垫会变得很宽,将惯性冲力传到地面,能减缓它着地的冲力,减少震动,所以它从高处摔下来从不会摔伤,更不会摔倒。

在跳水运动中,“猫式转体”就是从猫高空落地的姿势中得到启发而创立起来的。这是一套优美的高空跳水动作,跳水运动员要在空中做出各种复杂的空翻、转体动作,最后要保持同一规格的入水姿态,空中运动要平衡、落水要利落平稳,不能跌倒,也不能溅起太多、太大的水花。这是“猫式转体”在人类跳水运动中的典型运用,但是它比猫高空落地的姿势更加干净、轻盈、从容和优美。

此外,生物学家发现猫在跑动时,身体会变得窄小,而在跳跃时四肢的指垫会舒展开以使自己安全着地。德国的轮胎设计专家受此启发,根据猫的前爪垫的功能,正在研究设计一种AMC垫型轮胎。这种轮胎的好处是,当驾驶员刹车的时候,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加大,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刹车的距离,从而使车辆行驶起来更安全。

猫,人类的宠物,教会人类在跳水运动中使用“猫式转体”,在汽车制造上设计安全的垫型轮胎……为我们带来了安全和健美!

“小档案”

经过数千代的繁殖,家养的猫在生理上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包括形体变小、爪子缩短,大脑和颅腔容积缩小,伸展双耳和尾巴的姿态以及皮毛的颜色和质地也起了变化。但是,家猫与其祖先野猫相比,在外貌上变化不大,在早期的考古发现中很难加以区分。在不同的史前人类遗址附近都曾发现过猫的残骸,包括约9000年前的以色列新石器时代遗址,4000年前的巴基斯坦印度河谷遗址。有趣的是,在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上还同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猫和老鼠的残骸。可见,这些猫是有意被带到岛上来对付鼠害的。猫喜爱吃老鼠和鱼,是因为它是夜行动物,为了在夜间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黄酸,而老鼠和鱼的体内就含有丰富的牛黄酸,所以不是鱼和老鼠的味道美猫才爱吃,完全是一种身体本能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