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10664500000003

第3章 天灾人祸,投靠无门寄宿皇觉寺

公元1334年。本来暴政的高压、社会的黑暗已经使广大农民挣扎在死。

亡线上,可是苍天无眼,祸不单行,一场百年不遇的灾荒和瘟疫又向江淮大地袭来。

朱元璋的家乡,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在至正四年春天遇上百年大旱,天不下雨,地裂大缝,庄稼枯萎。太平乡的百姓们只好祈天求雨,请和尚念经,求菩萨保佑。数天过去了,没有下一滴雨,却飞来了铺天盖地的蝗虫,一会儿工夫将枯黄的庄稼吃了个净光。真是喊天不应,呼地不灵。接着濠州一带不少人被饿死,又流行瘟疫;成千上万的人被瘟疫夺去生命,村村死人,户户发丧,幸存者为了活命,纷纷逃奔他乡,闹得鸡犬声稀,人烟冷落,到处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

这场瘟疫给朱元璋全家的打击更是惨重,先是朱元璋64岁的父亲朱五四染上了瘟疫,请不起医生抓不起药,四月初六辞世;接着朱元璋的大哥又得了重病,也于四月初九故去,连他的大孩子也夭折了;朱元璋可怜的母亲随后也被瘟疫夺去了生命。一家九口人半个月时间就去了四人,只剩下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大嫂王氏及她的一双儿女五口人还活着。

朱元璋和二哥、大嫂眼巴巴地看着亲人的尸体发愁,身无分文,连棺材板都买不起。况且家无立锥之地,到哪里去安葬亲人。可叹朱五四干了一辈子,生无定居之处,死无葬身之地。一家人相对啼哭。想来想去,哥俩只好硬着头皮去哀求地主刘德,希望他看在一家老少给他家种田多年的份上,能够可怜可怜,发发善心施舍一块坟地让他们埋葬亲人。谁知刘德不仅不答应,反而将他们大骂了,一场。刚好,朱元璋的好朋友刘英在场,看到他们兄弟痛苦的样子,也十分难过,回去后就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刘大秀(又名刘继祖)和母亲娄氏。刘大秀虽是刘德的哥哥,但为人不错,和朱五四年纪差不多,平常关系也不错,听刘英一说,便和妻子娄氏一起来到朱元璋家,对哥俩说:我家有地,你们看哪块地做坟地合适就用哪块地。当下朱元璋兄弟非常感谢,忙有了安葬的坟地,朱元璋的大嫂又找了几件破旧衣裳把尸体裹起来,一家人一边哭一边将尸体抬到山坡下刘家的地皮安葬。正当破土下葬时,突然天色大变,一时间风雨交加,雷鸣电闪,整个天乌黑的像要塌下来似的。朱元璋和哥哥吓得躲在一棵树下发抖。大约过了一顿饭的时辰,雨过天睛,他们赶紧跑到山坡下,不由吃了一惊,双亲的尸体不见了。原来山坡土松,一阵山洪把坡土冲下来,恰好掩埋了尸体,形成了一个大坟堆,俗话叫做“天葬”。

丧事办完之后,朱元璋一家空空如洗。旱灾、蝗虫、瘟疫仍在家乡肆虐。人们纷纷携儿带女,背井离乡。有的投靠亲友,有的逃荒乞讨。朱元璋的大嫂带着一双儿女只好回娘家去了,只剩下他们兄弟二人。在那个岁月里,有钱的大户人家为了避瘟疫暂住他乡,也不再雇人打工干活,穷人家死的死,逃的逃。哥俩奔波了一些日子也没有找到活干。有交情,可以靠得的亲戚、族人,不是时间太久无来往,就是早已经没有了联系,无处可投,度日如年,朱元璋看看周围的伙伴们,比自己年长一点儿的,都已经外出谋生了。他就和二哥商量,决定分头外出逃荒,自谋生活。朱元璋年纪小,二哥非常放心不下,可是不这样,不去逃荒又没有别的出路,兄弟情,离别情,哥俩抱头痛哭,好不伤心,真可谓“兄为我伤,我为兄哭,皇天白日,泣断心肠!”

哭声惊动了隔壁的汪大娘,好心的汪大娘过来劝慰。听说兄弟俩要出去逃荒,就提起当年朱元璋父母为他到庙中舍身许愿,允诺朱元璋长大后,让他出家为僧。然后对他们兄弟说:“朱元璋年纪小,单独外出逃荒有危险,不如去寺庙当和尚,一来还了愿,二来也有口饭吃,总比饿死或逃荒强。”二哥想想汪大娘的话有道理,就同意了。

汪大娘为朱元璋准备了香、烛和礼品,由汪大娘的儿子陪着朱元璋到皇觉寺,请求高彬长老收他为僧。

皇觉寺,原来叫于皇寺。规模很大,佛事俱全。一进寺闩是横眉怒目的四大金刚,二进是大雄宝殿,三进是禅堂。左厢是伽蓝殿,右厢是祖师殿。由于天灾人祸,寺里香火不旺,殿前院后都长满了蒿草,铺路的石板也破损不平了。寺庙也是一派荒凉景象。

高彬长老见了朱元璋,见他年轻力壮,而皇觉寺佛堂多,每日需要打扫。寺中长老多有家室,需要人伺候,且寺中零杂活繁多,也确实需要一个有力气的人来完成。于是就和当时的主持德祝商量,征得同意收留朱元璋做了和尚。取禅名元龙。

朱元璋人皇觉寺后,只是剃光了头,没有受戒,是作为小行童被收留的,只是一个干杂役的小沙弥,干活吃饭,但没有工钱。朱元璋非常能干,每天除了上香、打供、击鼓、敲钟以外,还要扫地、挑水、种菜、施肥、砍柴、煮饭、洗衣服。师父、师叔、师伯、师兄都要孝敬,小心伺候,看脸色行事,有时当了出气筒,挨打挨骂,也要忍着,时间一长,憋了一肚子气没处发泄,心里特别的不舒服。

有气没处撒,心里也憋的难受,元龙就拿泥菩萨作恨。扫地时,伽蓝神座绊了他一跤,他便挥起苕帚,使劲打了伽蓝神一通。有一天,长老看见大殿上的蜡烛被老鼠啃坏了,当众数落了元龙一顿,元龙心想,伽蓝神是管殿宇的,当看家的菩萨不管老鼠,害得我挨骂,越想越气,便找管笔,在伽蓝神背上写上了“发配三千里”。然后吐口唾沫,说:“罚你去充军!”

其他和尚见了都躲得远远的,生怕他惹出事来连累自己,长老知道了,考虑到元龙是不拿工钱的杂役,也就随他闹了,睁只眼闭只眼的不去理睬他。

一天,高彬长老对元龙说:“你大师兄为了孝敬我,买了两副生铁犁铧给我,你把它打成块煮烂,给我当早茶吃吧。”

元龙按照吩咐去办,一锅水烧干了又添,添了又干,煮了整整三天三夜不休息,人们见他如此死心眼儿。从此,庙里人都称元龙为“老实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