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自己的面子。如楚汉争霸时,贵族出身的项羽兵败后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乌江,为了颜面,不单卷土重来尚有希望收复的大好河山不要了,甚至连自己的年轻的生命也不要了。因为面子代表着尊严与荣耀,有面子才能被他人看得起,才能表明他的优越感。在人际交往中,要想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就必须懂得放下自己的面子,给他人一个面子。
“面子”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多数人对于面子的敏感,使面子成为他们保护自我的防护服。有时候他们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知道自己有某种需要。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无法很一致的表现出来。由于受到“面子”的影响,他们必须赋予他们的行为某种装饰,此般的装饰是为了在外观上让他人看了有更高的评价,甚至最后的行为是否真正地符合自己的需要,那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很多人把自己生活的目标定为“让他人看得起”。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比他人更有面子,在这种对于面子的追逐中,他们都努力使自己更有面子,其结果是大家都越来越重视面子,面子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大家同在一个环境下生活,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更要会给人面子。
在广州的一家较为有名的酒店,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菜点,顺手就把精美的景泰蓝筷子悄悄地插进了自己西装内衣的口袋。这一幕被一位服务小姐看到了,只见她不动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捧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筷子的小盒子,对这位外宾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筷子爱不释手,非常感谢你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赏识。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酒店,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经过严格消毒的景泰蓝筷子送给你,并按照酒店的‘优惠价格’记在你的账上,你看好吗?”
这位外宾自然听出了服务小姐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一番谢意后,说自己多喝了两杯,头脑有点发晕,误将筷子插入了口袋。然后,外宾聪明地借此下“台阶”,说:“既然这种筷子没有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说着,取出内衣口袋里的筷子,恭恭敬敬地放回桌上。
就像人们通常会为谎言寻找各种借口,你若想戳穿对方的谎言,必须懂得如何把他从自我矛盾中解救出来,主动地改正错误。人们都有一时冲动,做错事、说错话,得罪人的时候,如果你以牙还牙只会使事态变得更严重。说话顾全对方的面子,会使其产生愧疚感,主动改正错误。责怪他人是做人的失误,因为错误已经犯下了,责怪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并拼命辩解自己的“错误”是“正确”的。同时,责怪也是危险的,因为它更直接地伤害了一个人的自尊,严重挫伤了他的面子。
公司里新招了一批职员,方老板抽时间与大家见个面。在点了几个人的名字之后,老板接着点名叫道:“林倚(yǐ)绫”。全场一片寂静,没人应答。老板又念了一遍。
一个女孩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我叫林绮(qǐ)绫,不叫林倚(yǐ)绫。”
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笑声,老板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报告方总,这份名单是我打的,是我把字打错了。”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了起来说道。
“太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挥了挥手,继续念了下去。
这位职员真是个“补台”能手。一周之后,他被升为公关部经理。
汉字太多,谁都有念不准的时候。同样,生活中很多事情也难免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弄出差错来。这类事情生活中也常碰到,他人会因为无意中伤害到你而感到羞愧万分,左右不是,这时你不妨用恰当的言辞宽容待之。让人尴尬的事总是突如其来,不管你与他是素不相识,还是相知好友,在他人突然陷入尴尬境地的时候,你都该尽可能地伸出援助之手,帮他解围。
在他人出洋相的时候发出笑声是极不礼貌的举动,也可以说是对他人的侮辱。尽管你在笑时并不存什么恶意的讥讽,但在他人看来会认为是对自己出丑的嘲弄,而感觉受到侮辱。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涉及他人面子的事情,马路上不小心跌倒、大庭广众下说句错话或是衣服扣子突然崩掉等等,都是很平常的事,应尽量做到见惯不惊,不要贸然发笑,给人一个好印象。在他人尴尬的时候,如你实在不便插话帮助解围,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视而不见,暂时离开,让他人能够无所顾虑地处理这些意外,对自己的难堪也就能够心平气和了。把他人的尴尬事情当作故事、笑话四处张扬,这是不道德的。中国人特别看重面子,自己的难堪事越少被人知道越好。如果你在这方面不注意的话,就很会招致他人的反感。如果你不和他正面交锋,你承认他绝对没错,自己绝对错了,爽快地、坦白地、真诚地承认这点。因为你站在他那边说话,他反而会为你开脱,整个事情就在和谐的气氛下结束了。
面子,是人际交往时的行为底线,顾全点面子,就是希望一个人有点自尊心,顾及他人的面子也是希望一个人对他人给一点尊重。自己不顾面子,也不顾及他人面子,这种人既不懂得尊重他人,也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就是人们称之为“不要脸”的人,这样的人可以说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人人都有自尊心,伤害了他人的自尊,他会将之视为“奇耻大辱”,会一直耿耿于怀,随时找机会进行报复。所以,一般人际交往千万不能伤害他人的自尊。在无关得失的小事中,总要让对方一步,这当然不是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作为自己晋升的阶梯,而在于获得多方面的好感。人只要活着,说话、办事就难免会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人的心理本能是不愿意承认错误的,因为这毕竟是件不愉快的事情,会伤面子,脸上挂不住,况且还有可能要去承担某种因此而带来的责任。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许多时候,逼他人认错是一种不会做人的做法,因为这样做无疑会伤了他人的面子,对于自己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看破不说破,这样才容易使对方既畏惧你,但又不得不敬重你,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你所希望获得的好处。
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自己的面子。如楚汉争霸时,贵族出身的项羽兵败后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乌江,为了颜面,不单卷土重来尚有希望收复的大好河山不要了,甚至连自己的年轻的生命也不要了。因为面子代表着尊严与荣耀,有面子才能被他人看得起,才能表明他的优越感。在人际交往中,要想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就必须懂得放下自己的面子,给他人一个面子。因为人际关系是相互的,正如《圣经·马太福音》里所写的:“你希望他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他人。”尊敬他人,给他人面子,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下了余地。所以你一定要记住:你伤过谁的面子,也许早已忘了。可是被你伤害的那个人永远不会忘记你,总希望有机会报“一箭之仇”。如此看来,不懂得顾及他人面子,也就是不懂得顾及自己的面子。古语云:“伤人伤己”,同样,伤害他人的面子,也就是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