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65

第65章 纠正孩子过度逆反心理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它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说话、运动及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非常想自己尝试做一些小工作,可父母不放心,限制孩子的这种愿望,故而孩子产生逆反;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此时孩子的逆反心理比第一逆期更为强烈。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为: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频繁发怒和怨恨他人等不合作、对抗与敌视的行为。孩子的逆反行为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得尤其明显。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父母不必过于紧张。做父母的教育方法在这个时候显得尤其重要,以下的教育方法往往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1.对孩子过于严厉

有些父母仍推崇“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教育思想,他们时不时地讽刺、挖苦孩子,甚至动武打孩子,这种做法无不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导致的结果是要么使孩子变得怯懦,要么变得十分叛逆。家长应该更多地理解、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2.过高的期望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可以理解,但是不可盲目。许多父母为了将来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往往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硬让他们去做他们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结果给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很容易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使其正常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家长的要求和期望不可过高,应该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经过努力能达成。这样,孩子不仅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能增强自信心。

3.反复唠叨,喋喋不休

有些家长教训孩子的时候喜欢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唯恐孩子听不见他们的话。结果,家长唠叨促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即使孩子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也极不愿意听,而且还会反着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简单明了,要言不烦,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这样他们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4.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世界是充满神奇的。但有的父母不理解孩子们的好奇心理,认为孩子是在胡闹,甚至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探索,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这样不仅不会使孩子逆反,还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

不管是第一期还是第二期的逆反过程,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去理解孩子的心理,能够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训斥、打骂,不然就会使他们产生两种不良后果:或遇事唯唯诺诺,胆小怯懦;或是执拗任性,胆大妄为,父母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脾气越来越犟,总是不听话,跟你对着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其实就是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一天,三岁半的乐妍在幼儿园学了剪纸,然后她把完成的“作品”带回家给妈妈看,妈妈不但夸奖她,还立刻把“作品”找个空间挂了起来,女儿高兴地进入自己的小房间去了,半天没有响动。当妈妈走进去看时,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妍妍像在幼儿园一样,手握剪刀,用力地在刚换上的床单上剪着自己的“作品”。妈妈立克自己的惊恐,赶忙拿来各种彩纸,拉着女儿的手坐在床边面对面地说:“真对不起,妈妈没有帮你准备好彩纸,是妈妈不对,但你应该知道,床单是睡觉用的,不能在上面剪,对吗?”这位母亲懂得孩子的心理,积极地帮助孩子明辨是非,鼓励孩子发展兴趣,注意不伤害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仅没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更促进了孩子的自尊自信。现在妍妍在手工方面表现突出。设想:如果这位母亲对孩子刚萌发的剪纸热情,以粗暴的训斥打骂方式简单加以压制的话,那只会使妍妍把不满的情绪郁积在心里,不仅对技术的追求会大打折扣,而且长此以往,易使孩子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除了避免以上四点教育误区外,家长还应该做出这样的努力,来纠正孩子的过度逆反心理:

1.确定合理的、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限制,并坚持下去;

2.与孩子冲突时要冷静,不要使冲突加剧,可以暂停或抽时间出去;

3.用体育锻炼等来舒缓你的紧张情绪,避免向孩子发脾气;

4.一旦孩子表现出合作与变通时,要给予他正面的表扬和鼓励;

5.寻求与孩子老师的合作。

心理学小贴士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去理解孩子的心理,能够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训斥、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