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41

第41章 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

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负面情绪,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在人际交往中,自卑的人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又怕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常常很敏感地把别人的不快归咎为自己的错误;自卑的人过于自尊,为了保护脆弱的尊严而表现得非常强硬,难以让人接近。

一般来说,自卑是由比较引起的。比较过程中总会暴露出一方的差距,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者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产生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

一天,一个高傲的武士,前来拜访禅宗大师。他本是一个出色的颇具威名的武士,但当他看到大师俊朗的外形、优雅的举止时,猛然自卑起来。

他对大师说道:“为什么我会感到自卑?仅仅在一分钟前,我还是好好的,但我刚跨进你的院子,便突然自卑起来。以前,我从没有过这种感觉。我曾经无数次面对死亡,但从没有感到恐惧,为什么现在感到有些惊恐了呢?”

大师对他说道:“你耐心地等一下,等这里所有的人都离开后,我会告诉你答案。”

一整天,前来拜访大师的人都络绎不绝,武士等得心急火燎。直到晚上,房间里才空寂起来。武士急切地说道:“现在,你可以回答我了吧?”

大师说:“到外面来吧。”

这是一个满月的夜晚,刚刚冲出地平线的月亮发出皎洁的光辉,大师说道:“看看这些树。这棵树高入云端,而它旁边的这棵,还不及它的一半高,它们在我的窗户外面已经存在好多年了,从没有发生过什么问题。这棵小树也从没有对大树说:‘为什么在你面前我总感到自卑?’一个这么高,一个这么矮,为什么我却从未听到抱怨呢?”

武士说道:“因为它们不会比较。”大师回答道:“那么你就不需要问我了。你已经知道答案了。”

这位武士的表现正提示出了自卑产生的根源,那就是比较。

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种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悦意容纳自己,自惭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看不起的位置,并由此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自卑的人心情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愿与别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甚至自疚、自责、自罪;他们做事缺乏信心,没有自信,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因而感到疲劳,心灰意懒。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妈妈带她的儿子去动物园看大象,大象周围有许多矮矮的木桩,儿子的脑子里就产生了疑问:“妈妈,这么大的象,一定很有力气,可是它为什么不挣断这细细的链子逃跑呢?”妈妈告诉他:“这头象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还很小很小,当时就用这小木桩、矮棚圈着它,它当时很想挣断链子跑出去,可是由于力气小,每次都失败了,于是就失去了挣脱链子的信心。尽管它一天天长大,但不知道现在自己有很大的力量,用力挣一下,就能逃出来。它不敢这样想,当然也就不会这样去做,因而只好永远被锁在这里,老死在这里了。”

自卑是危险的。它会迷茫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自己的能力,认识不到自己。克服自卑就应该是不要失去信心,不断尝试,也许改变就在下一次。

对于自身的一些生理缺陷,如相貌丑、身高矮等,自惭形秽也是没有用的,倒不如充分发展和发挥自己其他的优点以弥补缺陷。要知道,生物学上有个“生理补偿”的概念,即盲人失明,耳朵就特别灵;腿有毛病,手就特别灵巧。所以不妨这样暗示自己:“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但我的耳朵比你灵,我并不比你矮半截。”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如果头脑空虚,那他不过是空有躯壳;一个病残的人,如果内心世界丰富,正如阴暗背景的闪光,更显得耀目,更能得到人们的爱戴。

爱迪生说:“如果我们能做出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我们毫无疑问地会使自己大吃一惊。”人们完全可以做得比想象的更好,只要对自己的能力抱着肯定的态度,这样就能发挥出心智的力量,并且会产生有效的行动。在提高自己的过程中,自信自然会愈来愈强。

心理学小贴士

自信的人才会不断地去尝试,不被困难打倒,才能够成功;自卑的人,成功只会离他越来越远。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