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26

第26章 做人要谦虚

一个人有一定的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只要显露得适时适处,也会得到人家的器重,是有施展天地的。但是如果锋芒太露,在言语上,便要得罪人;在行动上,便要惹人妒忌,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做人,还是谦虚一些好。

做人要懂得谦虚,谦虚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能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所尊敬的是那些谦虚的人,而决不会是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

在洛阳有一位男子因与人结怨而处境困难。许多人出面当和事佬,但对方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最后只好请郭解出面,为他们排解纠纷。郭解晚上悄悄地造访对方,热心地进行劝服,对方逐渐让步了。如果是普通人,一定会为对方的转变而沾沾自喜,但郭解却不同。他对那位接受劝解的人说:“我听说你对前几次的调解都不肯接受,这次很荣幸能接受我的调解。不过,身为外地人的我,却压倒本地有名望的人,成功地排解了你们的纠纷,这实在是违背常理。因此,我希望你这次就当做我的调解失败,等到我回去,再由当地的有威望的人来调解时才接受,怎么样?”这种做法实在是异于常人,细想起来真是一种使自己免遭众人嫉恨的明智之举。既保护了自己,又留下了为人称道的美名。谁能说郭解不是大智之人呢?比较起来,那些极力显示自己才能的人,不过是小聪明罢了。

你要是比别人多一些本事,不一定要张扬着让他人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在与人共事时留下较大的回旋余地,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也是让旁人敬佩的一种内在气质。

大文豪萧伯纳从小就很聪明,且言语幽默,但是年轻时的他特别喜欢毕露锋芒,说话也尖酸刻薄,谁要是被他评价一句,便会有体无完肤的感觉。后来,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默,风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干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敛锋芒、彻底改过,社会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所以他立下誓言,从此以后,再也不讲尖酸的话了,要把天才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不仅奠定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同时也广受各国人民的敬仰。

有些人在与人交际时,总爱显露自己的才华和能耐,以引起人家的注意,博得人家的好感。殊不知,你越是显露自己,越是伤害对方,只会招致对方的嫉妒和打击,导致交际及事业的失败。因而要十分注意藏锋露拙,切勿锋芒毕露。做人,还是谦虚一些好。

从另一方面讲,谦虚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因为谦虚,别人才不会认为你对他构成威胁,你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古语告诉我们,遇人遇事不要太过锋芒毕露才好。

深藏不露,是智谋:过分地张扬自己,就会经受更多的风吹雨打,暴露在外的椽子自然要先腐烂。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不合时宜地过分张扬、卖弄,那么不管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打击和攻击。

事实上,古往今来,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大都是谦虚的人。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然而,就是像他这样,他还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在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会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而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心理学小贴士

谦虚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因为谦虚,别人才不会认为你对他构成威胁,你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