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20

第20章 过分看重金钱对健康不利

对于金钱和财富,我们要持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才行,要不然即使有大把的金钱也不会快乐,也不懂得运用它。我们生活的目的大多数是想生活得更好一些,然而我们又不可过于看重金钱,因为一旦钻到钱眼里,金钱就会束缚个人的自由,破坏原有的美好生活。

托尔斯泰说:“财富就像粪便一样,堆积时会发出臭味,散布时可使土地变得肥沃。”所以,一个人在获得财富之后,切忌有过分看重金钱的习惯,否则,沉重的压力会成为你健康的敌人。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可是,当他越来越有钱的时候,他就变得很贪婪了,并且极其的冷酷。深受其害的宾夕法尼亚洲油田地方的居民对他深恶痛绝。有的受害者做出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刑,或乱针扎“死”。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信投进了他的办公室。到最后,甚至他的兄弟都讨厌他了。

因为洛克菲勒为了钱操劳过度,身体变得极度糟糕,医生们屡次警告他,要他不要太过操劳。可是,洛克菲勒总是以事情太多为由,日夜操劳。终于有一天,医生向他传达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以你身体的现状来看,你最多只能够活到50多岁。你最好不要再这么拼命赚钱,金钱是买不到健康的。这个时候,离死亡不远的他才开始省悟到贪婪的魔鬼已经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生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上剧院去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将庞大的财富捐给别人。

然而,找他捐钱的人太多了;无论早晨或夜晚,还是上班与用餐时间,都有人请他捐钱。有一次,在一笔大捐款之后,一个月内请求捐助的人数竟超过5万人。由于洛克菲勒要求每笔捐款都必须有效地使用,所以每一件申请案均须经仔细调查。而对那么多的求助者,他急得直跳脚。

他的助手盖兹提出忠告:“您的财富像雪球般,愈滚愈大。您必须赶紧散掉它,否则,它不但会毁了您,也会毁了您的子孙。”

洛克菲告诉盖兹:“我非常了解。请求捐助的人实在太多了,但我一定要先弄清楚他们的用途才肯捐钱。我既无时间也无精力去处理此事,请你赶快成立一个办事处,负责调查事宜。我根据你的调查报告采取行动。”

于是,在1901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8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

哲学家史威夫特(DeanSwift)说过:“金钱就是自由,但是大量的财富却是桎梏。”洛克菲勒深谙这个道理,他一生之中共捐了七亿五千万美元,他的捐助,不是为了虚荣,而是出自至诚;不是出于骄傲,而是出自谦卑。

他一生不做钱财的奴隶,喜爱滑冰、骑自行车与打高尔夫球。到了90岁,依旧身心健康、耳聪目明,日子过得很愉快。

他逝世于1937年,享年98岁。他死时,只剩下一张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因为那是第一号,其他的产业都在生前捐掉或分赠给继承者了。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说:“一个人死的时候还极有钱,实在死得极可耻。”

当我们过分迷恋金钱的时候,金钱作为获取美好生活的手段就失去了其原意,而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目的。金钱有时就像一个罪恶的创子手,能残忍地斩断亲情、友情和爱情。

现在不少人急于发大财,结果不是被骗就是去搞歪门邪道,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如制假贩假、盗版走私、做毒品生意等。他们完全成了金钱的奴隶,财富对他们如同绞索,他们越是贪婪,绞索就勒得越紧。

所以,对于金钱和财富,我们要持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才行,要不然即使有大把的金钱也不会快乐,也不懂得运用它。

要有合于时代的金钱感觉,即合理地支配你所拥有的钱财。这话说来容易,实际做起来却是有困难的。因为人对事情的想法和创意,多多少少受限于生长的环境,所以虽然知道,却不容易做到。

总之一句话: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要做它的奴隶,因为那样是对健康非常不利的。

心理学小贴士

我们生活的目的大多数是想生活得更好一些,然而我们又不可过于看重金钱,因为一旦钻到钱眼里,金钱就会束缚个人的自由,破坏原有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