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19

第19章 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失衡的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大凡遇到成绩不如意、高考落榜、与家人争吵、被人误解讥讽等情况时,各种消极情绪就在内心积累,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消极情绪占据内心的一部分,而由于惯性的作用使这部分越来越沉重、越来越狭窄;而未被占据的那部分却越来越空、越来越轻,因而心理明显分裂成两个部分,沉者压抑,轻者浮躁,使人出现暴戾、轻率、偏颇和愚蠢等难以自己的行为。这是心理积累的能量在自然宣泄,其行为具有破坏性。

这时需要的是心理补偿。纵观古今中外的强者,其成功之秘诀就包括善于调节心理的失衡状态,通过心理补偿恢复平衡,甚至增加建设性的心理能量。

有人打了一个颇为形象的比方:人好似一架天平,左边是心理补偿功能,右边是消极情绪和心理压力。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加重补偿功能的砝码而达到心理平衡,你就在多大程度上拥有了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待你完成的任务,并有充分的乐趣去享受人生。

维护心理平衡,保持良好心态,是热爱自己、热爱生活,也是热爱别人、热爱社会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久之,更是一种生活习惯。维护心理平衡,保持良好心态,实在是一个人的智慧、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的品味。因此,心理平衡被WHO(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被国际社会《维多利亚宣言》视为三大里程碑之一。

那么,人怎样才能养成令自己保持心理平衡的习惯,使自己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呢?

1.对自己不苛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负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于是终日抑郁不欢,这实际上是自寻烦恼;有些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有时近乎苛刻,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

2.暂时逃避。在现实中,受到挫折时,应该暂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打球读书、欣赏等,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3.不要处处与人争斗。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处处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人际之间应和谐相处,只要你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

4.对人表示善意。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为别人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善意,诚挚地谈谈友情,伸出友谊之手,自然就会朋友多,隔阂少,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

5.适当让步。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非原则问题方面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6.找人倾诉烦恼。生活中的烦恼是常事,把所有的烦恼都闷在心里,只会令人抑郁苦闷,有害身心健康。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向知己好友倾诉,心情会顿感舒畅。

7.知足常乐。不论是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荣辱不惊,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极大的快乐。

实践证明,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切健康保证的总和,所以,心理平衡,对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意义,实在太重要;对于维护每个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稳定,也实在太重要!

记住雨果的话吧:“笑就是阳光,它能驱逐人们脸上的冬日。”

心理学小贴士

维护心理平衡,保持良好心态,实在是一个人的智慧、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