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18

第18章 心理健康的10项标准

心理健康对于自身、对于他人都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下面的10项心理健康标准说,也是比较受大家所公认的:

1.具有十足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力不从心,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生活理想和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因为人的精神是需要多层次的,与外界环境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得到发挥和满足,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然,必须合情合理又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更无益于心理健康。

我国另一位知名心理学家许又新先生提出衡量心理健康可以用3个标准。就是: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和发展标准。这3个标准,也要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等)。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过去、现在与未来)考察分析(而前两种标准主要着眼于横向,考虑一个人的精神现状)。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行动措施。

还有一位心理学者马建青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标准:

一、智力正常。

二、情绪协调,心境良好。

三、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四、人际关系和谐。

五、能动地适应环境。

六、保持人格完整。

七、符合年龄特征。

以上列出了对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同的解释,尽管表述不同,但总的原则也差不了多少。

心理学小贴士

要知足常乐,切忌不切实际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