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学全集
10659100000017

第17章 健康的体魄,干大事业的根本

健康是无价的。英国一位著名医生说过,人要长寿,必须要做到除了睡眠时间以外使脑部不断活动。每个人必须于职业、工作之外找一种正当的嗜好。职业给他以生活资本,嗜好则给他以生活乐趣,可以使他在愉快、高兴的心情下,活动其精神。“行动”的意义等于“生命”,而“静止”则等于“死亡”!

凡是想大有成就的人,必须懂得努力自爱。这就是说,他要尽一切努力,培育其身心健康。他必须明白,成功大半依赖于自己的“成功机器”——身体。所以,对自己的身体必须要在意。

拥有健康并不能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却会失去一切。健康不是别人的施舍,健康是对生命的执著追求。很少有人能够彻底明白体力与事业的关系是怎样的重要、怎样的密切。人们的每一种能力、每一种精神机能的充分发挥,与人们的整个生命效率的增加,都有赖于体力的旺盛。体力的旺盛与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勇气与自信心的有无;而勇气与自信,是成就大事业的必需的条件。体力衰弱的人,多是胆小、寡断、无勇气的。

要想在人生的战斗中得到胜利,其中一个条件,就是每天都能以一副体强力健的状态、精力饱满的身体去对付一切。然而有些人却以一个有气无力、半死半活之躯从事于工作,其不能得到胜利,又何待言!对于那整个生命所系的大事业,你必须付出你的全部力量才能成功。只发挥出你的一小部分的能力从事工作,工作一定是干不好的。你应该以一个精强、壮健、完全的“人”去从事工作,工作对于你,是趣味而非痛苦;你对于工作,是主动而非被动。假如你因生活不知谨慎而以一个精疲力竭的身体去从事工作,你的工作效率自然要大减。在这种情形之下,你所做的一切,将都带着“弱”的记号,而在弱的状态下,成功是难以得到的。

拿破仑的体魄就强健得让人惊讶。拿破仑的脉搏从来不超过62次,尽管他的胸脯上没长几根毛。长时间的骑马、征战增强了他的体质,水、空气和爱干净是他最喜爱的“药物”。他能一口气乘车将近500英里从蒂尔西特赶到德累斯顿,到达目的地之后依然精神饱满;他能骑马50英里从维也纳赶到塞默灵,在那里吃早饭,当天晚上再赶到申布伦,继续工作。他能骑马奔驰5个小时,从巴利阿多里德赶到布尔戈斯。经过长时间的行军,他带领部队于午夜抵达华沙,早晨7点又开始接见新政府成员。与英格兰的战争爆发后,他与4位秘书连续工作了3天3夜,然后在热水里泡6个小时口授快信。他对奥地利大臣梅特涅说:“有时候死亡只是由于缺少活力。昨天,我从马车里摔了下来,我以为这下子完了。但我正好有时间对自己说:‘我不会死。’别的任何人碰上这种事,也许会丢了性命。”无论这种说法有没有医学依据,至少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在他心中存在,支撑着他去奋斗,使他的身体能在关键时刻释放出超人的力量。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虽然是老调重弹,可道理却是千真万确。一位医生说得好:“如果你现在没有时间锻炼,你将来就会有时间住院。”的确,当身体再也熬不住时,再忙的事业也要停下来。

均瑶集团前董事长王均瑶总资产35亿元,钱赚得够多了,却英年早逝,年仅38岁,实在可惜。当然,王均瑶的死也触动了一些企业家,使他们认识到平时的锻炼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刘总是个成功的企业家,10多年前就已经是出入坐“大奔”、开车有司机的大人物了。生活的安逸让刘总动得越来越少,前几年,刘总的身体明显地“发福”起来,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胖得连走路都觉得辛苦,他就干脆尽量不走路。结果,刘总被检查出得了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还有肥胖症。身高才1.7米的他,体重竟突破了140公斤,而这个时候刘总才36岁,但这些他都觉得没什么。“生活好了自然就胖嘛!”他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但王均瑶英年早逝的消息对他的触动很大,他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立刻行动起来,到商场给自己买了全套的运动服和运动鞋。由于自己确实太胖了,很多运动不方便做,他就选择了走路。每天晚饭后就出去快步走路,开始时只走半小时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往后他就逐渐给自己增加时间,不久他就可以连续走2个小时的路了。

健康的维护,有赖于身体中各部分的均衡运转,而成功的取得,又有赖于身体与精神两方面的均衡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以求得到身体上的平衡,而身体上的平衡得到以后,则精神上的平衡也就容易得到了。人们得病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身体各部分的发展不均衡。例如,对于某一部分的细胞不需要过度的刺激与活动;而有些部分的细胞,则嫌刺激、活动太少。均衡的发展才是正道。

身心不断地活动,是祛病健身的最好方法。要维持健康,必要的活动绝对是前提。

心理学小贴士

体力的旺盛与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勇气与自信心的有无;而勇气与自信,是成就大事业的必需的条件。